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式批准全国首家通勤航空试点——阿拉善通勤机场建设及运行管理方案,该方案明确了机场建设原则、机场场址要求、主体工程设施项目及建设标准规模、机型选择、航线布局、安全运行管理等内容,是指导阿拉善通勤机场建设及运行管理的依据,标志着阿拉善通勤机场建设又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对于我国民用航空探索通勤机场建设及运行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自去年4月1日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来,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制定了《阿拉善盟通勤航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及4个专业工作组,专题研究试点建设的原则和标准,着重研究和解决小支线与支线的界定、规章与标准的衔接、机场建设与市场运营的协调等重大问题。目前,该局已完成通勤航空试点标准制定和机场建设及运行管理方案等工作。该方案明确:在阿拉善左旗、右旗、额济纳旗各建1个通勤机场,主要起降50座及以下短程飞机,直达航程在600公里范围内的3个通勤机场,开通左旗、右旗、额济纳旗之间的航线,以新舟60为设计机型,跑道长2400米,宽30米,旅客候机楼与航管办公楼合建,面积不超600平方米,不考虑夜航,油料、消防、应急救护、气象服务等依托当地相关部门,人员要一专多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一切设施设备从简,可低于现运输机场的运行标准。阿拉善左旗机场的使用许可和运行管理按民用机场的有关规定执行,右旗、额济纳旗机场按照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对其特别批准原则进行机场使用许可和运行管理。
据悉,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最西端,主要依赖公路交通,且公路密度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公路等级低,出行方式单一,交通不便,造成行政成本高、投资环境差、独特富集的大漠风光、原始胡杨林、东风航天城等旅游资源得不到整体开发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发展航空运输。2008年底,民航局同意内蒙古阿拉善盟作为全国唯一通勤航空试点地区,在所辖三个旗各建一个通勤机场,定位遵循“三小一低”原则,即“小机场、小支线、小机型、低成本”,构建起阿拉善盟内的通勤航空网络,并确定由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牵头研究航空器适航选定、机场建设和运营等涉及通勤航空方面的民航规章、标准等相关问题。试点工从2009年3月开始,到2011年10月结束,分为通勤航空标准研究论证及项目建设前期工作、通勤航空标准初步评估和项目建设、试点项目运行及通勤航空标准完善等三个阶段。该试点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民用航空运输的普遍化水平、满足西部欠发达地区对航空运输的需求、促进我国支线航空和通用航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