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注意力是引发分析、判断和推理的前提。在空管保障中,管制员的安全注意力就是指对飞行安全的关注力,是以有意或无意的方式,预防和控制指挥过程中的危险、潜在隐患,实现安全保障。
安全注意力包括两种,前者是主动的注意力,即对一类事物的认识和关注不需外力的推动而自觉地进行;后者是被动的注意力,需要外力(思想的、行政的、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的作用而引发和唤醒。作为空管保障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的管制班组,应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这种安全注意力资源,一方面要设法控制那些分散人员注意力的因素,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利用那些引起和保持班组成员注意力的因素,使得班组成员之间交替产生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这对强化班组安全管理、增强班组成员安全素质、减少和避免“错忘漏”的发生,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安全注意力障碍的典型表现
(1)安全注意力范围狭窄。表现在管制指挥过程中,管制员的注意力没有放在所有应该关注和控制的潜在隐患以及对潜在隐患的预防措施上,而是在某些方面出现了疏忽或遗漏。
(2)安全注意力分配不当。表现在应该向安全分配的注意力却分配给了其他事务上,或者虽然向安全保障分配了注意力但分配的份额不够,致使应当予以注意的安全保障事项未能得到有效注意。
(3)安全注意力分散弱化。表现在本应该注意安全的心理活动转移或部分转移到其他与安全保障不相关或关系不大的事情上,致使不能有效控制“错忘漏”的发生。
(4)安全注意力转移不及时。表现在当飞行冲突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过程中,管制员未能把握时机,要么过早、要么滞后地把注意力从一个已经完成的阶段投向另一个正在进行的阶段。
(5)注意力过分紧张。表现在复杂天气、大流量、军航训练频繁、保障责任重大等管制情况下,个人的实际能力如体力、经验及技能达不到要求,致使人的注意力富过度集中、过分紧张。
2 安全注意力出现障碍的时段及原因
(1)节假日及其前后。这段时间,管制员的思想、情绪受喜庆等其他事务的影响大、干扰多,如想着走亲访友或出门游玩等,因而在工作中容易出现注意力转移和分散等现象。
(2)交接班前后的一个邻近时间段。这段时间被称为注意力低谷。交班者注意力放松,接班者还未完全进入角色。有时管制员为赶在下班前完成某项任务,草草收尾,因而遗漏某个操作环节或有意违章,结果导致“错忘漏”的发生。
(3)每天04:00~06:00时段。这段时间通常是人最困的时候,是人的思想较难集中、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据国外空管不安全事件(包括事故)按时间分布统计结果表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在这个时段出现峰值,这主要是人的安全注意力放松所致。
(4)管制员的生物节律和临界期或低潮期。人在这个时段的体力、情绪和智力较差或正处在变化、调整之中,机体的协调性差,思想注意力最不稳定。
(5)在非正常环境中实施管制时。管制室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强光或昏暗,噪音、振动大等环境下工作时,管制员的注意力易分散、易转移到环境因素上去。
(6)安全形势处于平稳之时。这时,班组从上到下都容易滋生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盲目乐观、沾沾自喜、放松警惕,放在安全上的注意力就会无形减少。
(7)管制员说身体欠佳时。由于工作量超负荷、工作轮班安排不合理等因素引起的在岗管制员疲劳,不能很好恢复或产生疾病,若他们又进入下一轮的执勤,就会使其警觉能力下降,安全注意力出现障碍。
(8)管制员受社会因素影响厉害时。人在受到工作变动、工资待遇、家庭矛盾等社会因素影响时,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易发生变化。在涉及人的切身利益时,人就会变得较紧张、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发生“错忘漏”。
3 开发和利用班组安全注意力的方法和措施
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注意力资源以提高班组安全保障水平,关键在于带班主任。在班组个体成员安全注意力出现障碍或可能出现障碍时,带班主任加强对班组整体资源的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带班主任不仅要从岗位安排、指挥预案、宣传教育、管制程序上对注意力障碍进行预防、控制或纠正,还应从管理、制度、环境、精神、心理等因素上进行预防、控制或纠正。
(1)重视班组安全活动和宣传教育。若安全活动、宣传教育内容枯燥乏味、方法陈旧单一,时间一久,班组成员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带班主任要通过知识竞赛、安全演讲、案例分析、安全板报等多元化的活动,寓教于乐,不断让班组成员产生新鲜感、轻松感以启发、刺激、震撼和强化管制员的安全注意力,提高安全感和责任感。
(2)脚踏实地抓好班组安全基础管理。坚持班前讲安全、班上严卡控、班后作小结。严格把住班前、班上和班后的三个安全环节,将有效地增强班组成员的安全注意力,保障飞行安全。
班前讲安全。就是带班主任要讲解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积极开展安全超前预想,分析接班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制定相应的措施与办法,给班组成员打好“预防针”,凝聚他们的安全注意力。
班上严卡控。应坚持以带班主任为核心,以监控席位为骨干,对管制运行现场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控制,形成严密的自控、互控、联控安全监督防护体系,做到时时、处处提醒班组成员,增强他们的岗上安全注意力。
班后作小结。即带班主任在每次交班完毕后总结工作情况,找出不足之处和安全薄弱环节。带班主任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对班组成员的 安全注意力进行重点点评,开发他们的安全注意力。
(3)对安全事件要小题大做。对注意力不集中的管制员及违章现象要批评教育、严肃查处,使他们因点滴小事受到大的震动,长久不忘,自觉提高安全注意力和责任心;同时,班组其他成员也能从中吸取教训,从而形成安全注意力团队,为班组安全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4)积极开展安全隐患预控活动。班组应经常开展安全隐患预控活动,从管制员的行为、设备状况、周边管制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经常性的思考分析,追根溯源,找出偏差和异常,采取防控措施,不断增强班组成员杜绝“错忘漏”现象的意识和能力。
(5)带班主任在提高安全注意力资源上要以身作则。带班主任要当安全第一的表率,作安全第一的楷模。应在班组成员面前始终树立安全第一的哲学观,预防为主的科学观,以人为本的情感观,安全注意力的基础观,安全教育的优先观等五种观念。
(6)建立安全注意力资源激励机制。通过这一机制,充任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增强班组安全注意力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关注安全班组上下齐努力,预防事故全体员工共牵手”的良好局面,实现工作上由不加注意到倍加注意的根本性转变。
(7)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雷达显示器亮度太强,易使人出现视觉麻痹,产生目眩,安全注意力转移、分散;同样,亮度太弱,管制员需要反复辨认雷达标牌,引起视觉疲劳,精神萎靡不振,安全注意力下降。所以,雷达显示器亮度和现场照明一定要适宜,既要能满足工作需要、又要能让管制人员易于接受。噪声、振动以及其他喧哗声都极易影响人的听觉,使人的神经系统活动功能降低,分析功能下降,引起心情烦躁。带班主任应为管制员摒除现场的干扰事物,最大限度地降低“错忘漏”发生的可能性。
(8)营造和谐的班组氛围。班组成员之间与其他班组成员之间长期不和、经常争吵,相互之间有分歧、矛盾,极易引起班组成员实施管制指挥时的安全注意力下降。带班主任要营造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融洽氛围,通过和谐的班组关系促进良好的工作关系,增强班组自控、互控等方面的安全注意力。
(9)关注班组成员的生活情况。班组成员有良好的生活情况、稳定的思想情绪,在管制指挥中就能较好地集中安全注意力。因此,带班主任应主动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主动了解班组成员家庭情况、关注他们的正常饮食起居和生理心理状况,及时帮他们排忧解难,确保他们的安全注意力保持稳定。
4 结束语
安全注意力已经构成空管保障必不可少的资源,管制班组在积极开放和广泛凝聚安全注意力资源时,应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机制。带班主任应有效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充分调动班组方方面面的因素,倾力抓好班组安全注意力资源,唤起班组成员的广泛安全注意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杜绝工作中的“错忘漏”现象,实现空管的持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