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成都维修基地总经理倪继良(左一)、党委书记陈伦(右一)为获得科技项目一等奖的代表颁奖。易春霞摄
2010年1月20日,国航股份工程技术分公司成都维修基地召开科技工作年度总结表彰会,表彰在2009年度机务维修科技改革和创新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科技成果、科技论文和科技人才。会上,《改装设计委任单位代表资格申请》《B737—300飞机CFM56-3反推深度修理》等16个项目被评为优秀科技项目奖,《A321飞机双发滑油温度高故障浅析》等22篇论文摘得年度优秀科技论文奖,119人受到表彰。基地总经理倪继良、党委书记陈伦、副总经理(科委主任)徐承岳、副总经理沈岷、副总经理蔡宁等领导出席会议并颁奖。党委副书记(科委副主任)孙建英主持会议。
科技兴事业。作为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民用航空飞机维修企业,成都基地一直非常重视科技研发工作,大力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等科技活动。一大批科技项目的成功开发不仅为中国民航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而且在提升国航的飞机维修能力、保障飞行安全和航班整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该基地注重科技人才资源的储备,建立了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极大地促进了活跃在生产第一线的机务科技人才不断研发新项目,并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过不断的探索,成都基地创新研发的一些项目已经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例如“民航飞机维修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与完善”项目,填补了我国民航飞机维修行业的空白,它在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和降低职业危害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标准化提供了经验和方法。基地还率先开发了一套民航维修质量评估和安全预测体系,它是利用模糊数学、灰色理论等多种科学理论对涉及到安全形势、维修质量、保障能力、维修经济性等20余项指标进行评估、分析,最终对未来的安全质量趋势进行预测。该体系最有价值的地方是能用数据表达出飞机维修的质量、效率、能力、水平等,为控制和检查维修工作提供尺度,有利于全面指导、监控飞机维修活动。该项目对于中国民航维修界向科学化系统管理迈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创效方面,基地成功开发了波音737-300飞机反推深度修理项目,成为国内第二家具备该修理能力的单位。飞机反推修理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基地年修理能力可达20套以上,产值2千万元。基地还积极开发附件修理项目,货舱动力驱动组件测试系统的研发首创性地把自动测试和人工手动测试结合起来,既减轻了工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能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维修精度。成都基地也因此成为国航飞机货舱动力驱动组件维修项目的集中送修单位。
在团队管理方面,基地“运用PDP人格特质,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项目开创了国内民航维修行业先河。该项目从人性角度出发,建立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重要岗位特质标准,明确重要岗位人员性格特质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预警并提供必要的干预措施,同时帮助管理者有效管理员工,提升管理效率,打造高绩效工作团队。
在总结表彰会上,基地副总经理、科委主任徐承岳的工作报告不仅对2009年度基地科技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还确定了2010年基地科技工作目标和方向;党委书记陈伦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祝贺,并对进一步推进科技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单位领导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加大科技工作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各单位都要结合实际开展科技工作。总经理倪继良肯定了基地科委在2009年度做出的有效成绩,鼓励广大技术人员创新、创效,多撰写论文,以科技促进基地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