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监管局对海航维修工程事业部嘉奖通报

    《中国民用航空》航采网讯 2009年8月5日,民航海南监管局适航维修处向海南海南辖区各维修单位发送明电,对海航维修工程事业部认真落实适航要求、积极排查安全隐患的成绩进行嘉奖通报。

    文中称,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维修工程事业部在贯彻中南局《关于加强机务维修系统建设、提高维修质量的通知》(民航中南局适航维修[2009]1号)文件精神、以及落实今年初《海南辖区机务维修工作会议纪要》(琼监管局适维发明电〔2009〕01号)相关要求中,结合“安全专项行动”,在维修现场管理、SMS管理和细化发动机管理等方面创新思维和管理方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一、贯彻“精细维修”的理念、推进5S维修现场管理。

    海航维修工程事业部于去年初在飞机大修工作中引入“5S” 方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5S概括了现场管理的方法)。推行一年来,使安全、质量、效率、成本、人力资源等各方面得到了改善。

    海航维修工程事业部大修分部对2008年与2007年的各项数据进行了对比:人员工伤减少60%;飞机平均维修缺陷数量减少59%;非计划停场时间由07年的89天减少到35天;主要消耗品耗量减少37%;在维修人员人数没有增加的情况下,08年工时总量达到了37万工时,相比07年增加46%。

    二、深化SMS管理,建立“发动机空中停车风险分析”网络平台。

    海航维修工程事业部在“发动机管理专项整治”活动中创新思维和管理,基于SMS风险管理中的发动机空中停车风险分析项目建立了“发动机空中停车风险分析”网络平台。

    由于以前防空中停车的经验和措施都来自于对空中停车事件事后的调查分析,被动性的采取纠正措施。这些对于孤立的发动机停车事件的分析,导致了机务维修部门防空中停车工作也带有一定的零散性,缺乏系统化全面性的分析总结。该网络平台以风险管理的理念,对发动机以及相关系统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发动机原理,将复杂的发动机系统逐层分解为发动机核心机、燃油、气路、控制等功能系统,通过对系统原理进行分析,结合已有的经验,采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分析探讨发动机空中停车的风险源,制定出风险缓解的措施,最后将各项措施通过技术文件和程序手册的方式进行落实和执行。

    这个网络平台还将以前空中停车事件后的调查整改措施以及后续分析的预防发动机空中停车的风险控制措施、相关SB的评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保证了各项政策和信息的有效性、连贯性,同时调动了整个海航维修工程事业部的力量,将发动机预防空中停车项目落实到工程事业部的相关员工和岗位。

    通过上述系统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海航在上半年排除了4起可能造成发动机空中停车的安全隐患。2009年4月11日,检查发现B2492飞机右发低压涡轮叶片第6级叶片损伤超标后更换发动机。4月16日, B2676飞机例行磁堵检查时发现右发前收油池磁堵有轴承材料后更换发动机。5月31日,监控发现B2987飞机右发性能衰退,随即进行孔探发现高压涡轮叶片断裂后更换发动机。7月21日,例行检查发现B2638飞机右发起动机卡箍断裂,后更换该卡箍。

    三、防范关口前移,创新检查手段。

    海航维修工程事业部针对年初发生的CFM56-7B发动机由于滑油滤旁通灯亮,机组按快速检查单操作空中关车的事件,在发动机生产厂家没有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或检查方法的情况下,依据自身维修经验,采用孔探的方法对发动机附件齿轮箱内部进行检查,对使用时间超过2万小时的该型号发动机进行普查。

    这种检查方法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发动机附件齿轮箱内部磨损情况,能提前发现EEC转速发电机安装底座在附件齿轮箱壳体上的连接螺帽松动,预防由于松动螺杆与底座固定孔相磨产生的金属屑使滑油回油滤堵塞,导致出现滑油滤旁通信息。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