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航空运输需求强劲 多家公司加大运力投放

    今年上半年,尽管有经济危机、甲型H1N1流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合肥机场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完成旅客吞吐量151.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3.2%。其中,4月份完成旅客吞吐量27.7万人次,同比增长21.0%,创月旅客吞吐量历史新高;5月份完成旅客吞吐量25.7万人次,同比增长29.2%;6月份完成旅客吞吐量24.5万人次,同比增长36.6%。
    进入暑运以来,合肥机场生产形势更加喜人,每周进出港航班接近700架次,平均始发航班客座率高达78.9%。旺盛的航空需求吸引了东航、海航、南航等公司加大对合肥航空市场的运力投放。如:
    东航自7月17日起,新开合肥-长沙-贵阳航线,每天1班;合肥-大连航线,每周3班;合肥-青岛-沈阳航线,每周4班。
    海航除在合肥—广州航线上加密航班外,自7月16日起,新增合肥—太原航线,每天1班;合肥-福州-海口航线,每天1班。
    南航自7月17日起,不仅恢复合肥至长沙、沈阳、哈尔滨的航班班次,而且加大了合肥至广州、大连、贵阳、青岛等城市的航班密度。此外,自8月5日起,新开南宁-合肥-太原航线,每周4班。
    民航业内人士分析,合肥机场航空运输生产之所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其一,在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安徽省保增长、扩内需见到实效。伴随着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入,承接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突飞猛进,合肥省会经济圈经济迅猛发展,催生了旺盛的公务、商务客流。
    其二,安徽省会展经济蓬勃发展,2008年仅合肥市就举办会展120多场,极大地促进了交通、房地产、通讯、宾馆、餐饮、旅游、商贸、广告、印刷、传媒和信息等相关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以在合肥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为标志的会展成果显著,招商引资空前高涨,航空客、货流集聚合肥。
    其三,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航空旅游平民化发展迅猛。2008年,合肥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590元,市民乘机外出旅游、休假日益增多,老人、儿童、学生航空旅行蔚然成风。
    其四,安徽省、合肥市政府对合肥机场引进运力的扶持力度加大,出台了相关政策,设立了1亿元规模的重点旅游航空市场培育专项资金,在合肥至黄山、香港、首尔、北京等航线上已初见成效。
    其五,合肥机场航线网络日趋完善,包括韩国首尔在内的国内外通航城市超过30座。此外,地面高速公路网发达,尤其是合肥—铜陵—黄山高速公路使得黄山至合肥仅需两个多小时车程,这都促使合肥机场辐射区域不断扩大,航空客货集散能力逐步增强。
    合肥地区航空运输需求强劲,航空客流已步入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由此吸引了众多航空公司加大运力投放,增开航线,加密航班。 (安徽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市场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