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持续安全理念有感
安全,毋庸置疑是民航各项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民航的安全与否,甚至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是否稳定。作为管制员队伍中的一员,我深知安全是管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一切努力的核心。一段时间以来,通过对民航局党委提出的持续安全理念的深入学习,使我认识到安全不是一直以来我们认为的周期性的,而是具有可持续性。持续安全理念拓宽了我们的工作思路,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正如民航局李家祥局长所说的:“只要我们把工作做到家,把握规律,方法得当,持续安全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那么如何把工作做到家,作为一名放单时间不长的管制员,在此谈谈我的浅见。
首先,最为重要的就是牢固树立本职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神圣感。责任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如果责任感缺失,那么再完善的规章制度,再完备的工作流程可能都要失去意义,安全更无从谈起。唯有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将保障安全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才能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同时对不安全因素和隐患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关注,从而保障持续安全。
第二,不折不扣的履行本行业的规章制度,行业标准和操作流程。我们的各项制度是历代民航人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换来的,唯有严格执行,才能最大程度上排除不安全隐患 ,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通过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在国际民航史上发生的历次令人触目惊心的空难,究其原因,很多都是因为人的因素,在某个甚至某几个环节上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导致惨案的发生。作为管制员,我们唯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越雷池半步,才能保证安全的链条环环紧扣,没有薄弱环节,才能保障持续安全。
第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我国正在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民航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作为管制员,我们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国内乃至国际民航的发展动态,主动学习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更新自身观念,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此外,我们还要在熟练掌握各项应急处置预案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处理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常态的调配,只要按照规矩来就能保证安全。可是当非常态的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就要求我们在遵守规章的前提下,灵活指挥,同时协调各方,给机组创造最有利的条件。唯有如此,才能化险为夷,保障持续安全。
第四,锤炼过硬的心理素质,做到遇险不慌,临危不乱。当本场的进离场航班相对集中,当大规模的航班从四面八方来本场备降,当有机组报告出现险情,往往这种时候,陆空通话比较频繁,波道相对拥挤,同时各种电话接踵而至,压力也就随之而来。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刻,越要求我们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做到忙中有序。清晰的管制思路,沉着冷静的态度,简洁流畅的通话是处理此种情况的关键所在。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对自己一点一滴的培养,要时刻保持头脑冷静,思路清楚。唯有如此才能经受住各种特情的考验,才能保障持续安全。
作为一名管制员,我深知所发出的每一个指令都关系着空中交通的安全;每一个提醒都关系着机组和机上旅客生命财产的安全。安全的需要,责任的重大要求我们必须精力高度集中。空中的交通状况,本场以及周边的天气情况和变化趋势,地面航空器的活动,飞行区道面的情况等等无一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还要学会分散注意力,做到将注意力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分配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总揽全局。
通过对持续安全理念的学习,使我认识到持续安全,任重而道远;话筒虽轻,仍感重任在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扎实工作,将持续安全理念落到实处,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为实现空管的持续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