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机场积极行动切实防范疫情传入

  作为防范疫情的第一道关口,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旗下9大机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把防控甲型H1N1流感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积极应对,联防联控,科学处置,严防境外疫情传入和扩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出行 安全,维护社会生产生活正常秩序。

  作为防范疫情的第一道关口,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旗下9大机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把防控甲型H1N1流感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积极应对,联防联控,科学处置,严防境外疫情传入和扩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出行安全,维护社会生产生活正常秩序。

  首都机场:八大措施确保防控到位。作为“中国第一国门”,首都机场第一时间成立了防控领导小组,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与北京市应急办、华北管理局、集团公司建立了信息通报机制,提出八方面的具体防控工作要求:一是保持首都机场航站楼空气流动;二是增加航站楼内每日消毒次数;三是对涉及重点国家的航班停放到指定区域;四是加强信息通报;五是启动机场自主测温设备并维护良好运转;六是预采购消毒用品和个人防护用品;七是首都机场医院紧急购置部分急用药品及医护人员的防护用品;八是进行“首都机场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预案”培训。截至5月3日,首都机场共监测来自疫区的航班160班。

  天津机场:启动零报告制度。从4月28日起,天津机场按照天津市统一部署,启动疫情零报告制度,并与检验检疫等部门建立联防联动机制,及时对从疫区国家进入天津的旅客进行筛查,对出现相关症状者将立即采取隔离措施。

  南昌机场:加强检查广泛宣传。4月27日起,南昌机场启用体温自动探测仪,对入境旅客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工作。同时加强旅客、员工的猪流感防治意识,积极组织宣传,在候机厅电子显示屏、机场电子政务网等刊登加强猪流感防治知识,并组织人员在现场发放宣传单。

  武汉机场:启动四项措施。一是全面加强出入境人员的体温监测、医学巡查和检疫查验;二是密切关注疫情动态,积极收集国内外疫情信息;三是加强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做好各类防护用品的储备;四是组织一线工作人员培训。

  重庆机场:开展应急演提高防范能力。在成立防控办公室、制定工作预案,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准备工作的基础上,4月30日下午,重庆机场举行应急演练,通过实战形式提高各相关部门对猪流感疫情的应急反应能力,加强与检验检疫局等相关单位的配合。 

  贵阳机场:专人24小时值班。贵阳机场急救中心疾病预防控制所进一步完善了《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国内发生疫情后能及时启动;建立发热门诊,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对外公布全天候疫情接报电话。

  吉林机场:五项举措防控于未然。一是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二是制订出台了预防控制应急预案;三是对执行疫区航班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四是建立信息零报告制度;五是在国际进港大厅设立了人体测温装置。

  内蒙古机场:医务人员加强流动观察。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已在第一时间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机场航站楼内也指派了医务人员进行流动观察,随时高度关注疫情动态,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哈尔滨机场:入境航班进行消毒。4月28日起,哈尔滨机场对从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飞抵的国际航班旅客进行体温检测。根据防控疫情预案,对于体温超过37.5℃的旅客,将按规定采取将旅客送到留验室进行医学排查和流行病学医学调查等措施。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