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机场物流老总徐向东致温总理的一封公开信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航空物流服务分公司总经理徐向东 写在“两会”胜利闭幕后     致温家宝总理的一封公开信                ——对“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的建议 敬爱的温总理:     您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尤为朴素而务实,令人印象深刻。国家当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工作中的困难,民众对此大为赞赏。对于近期陆续通过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您公开说“我每天都在想,力度够不够,能不能解决问题”,在您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引导下,我们大胆思考“十大振兴产业规划”实施方案的要点是什么?重中之重是什么?希望以此公开信的方式,对即将出台的实施方案斗胆进言。还记得您在向季羡林老先生祝贺95岁生日时说的话:“中国要受到世界的尊重,第一要靠经济发展,老百姓生活幸福;第二要靠国民素质、民主与法制、精神文明、道德力量。最重要的是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学术民主。中国历史上的先秦、魏晋南北朝,出了不少大思想家、大哲学家,重要的一条是思想解放。我们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诚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就是我们写这封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下面仅以纺织业和物流业为例,对这两个行业进行调整和振兴的切入点与落脚点进行思考。由于我们没有看见过“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原文,更没有看见过“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的原文,所有的信息都只能从报刊和网上获得。因此,我们所提的意见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谬误,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请给予批评指正。     一、“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经做了什么?     (一)明确了一条主线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后劲,实现产业升级,这是制定和实施重点产业振兴规划的一条主线。     (二)指出了两个重点     所有这十大产业,都指出了主要措施和主要影响这两个重点的方面,并对主要措施和这些措施会带来的影响作出了分析。     (三)找出了四个特点     这十大产业虽然各具特点,但大多数的产品都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低端,大而不强是其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四点:“一是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二是规模化和集中程度低,三是创新能力薄弱,四是企业管理需要加强。”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这种粗放型发展方式也是难以为继的。     (四)考虑了六个有利因素     第一个有利因素:党中央、国务院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措施果断明确;     第二个有利因素:利用市场“倒逼”机制,使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必须面对的选择;     第三个有利因素:目前国家的实力、企业的实力和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增强,为应对危机和结构调整提供了雄厚的要素保证;     第四个有利因素: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竞争意识和承受能力都不断增强,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比较足;     第五个有利因素:进一步扩大开放,有条件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     第六个有利因素:企业和市场及有关方面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也需要国家予以明确的政策引导。     二、“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还应该做什么?     (一)应该明确指出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和途径     “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提出,起到了提升信心、明确方向、给出了一些方向性措施的作用,我们把这些方向性的措施定义为目标。但它还没有明确告诉我们用什么方法、手段和途径来实现这十大产业的振兴,更没有告诉我们用什么方法、手段和途径来实现目标才是最有效、最快捷和成本最低的。我们要的政策是可操作的,而不是概括的;是定量的,而不是定性的;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这就引发了我们所有人对规划作进一步的思考。     中国几千年来都有奔月的梦想,我们知道方向和目标是要“奔月”,但到底怎么样才能做到呢?在没有明确的方法、手段和途径的时候,是不可能做到的。美国人做到的时候,中国人还没做到;中国人做到的时候,印度人还没做到。这就说明了方法、手段和途径在没有明确之前,是不可能做到的。从这个比喻可以说明:明确指出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和途径是十分重要的和必要的。就算有一天美国人做到了,中国人做到了,印度人也到做到了。但这里我们还是要问一个问题:究竟是谁的方法、手段和途径更有效、更快捷和成本更低。 “神六”上天了, “神七”也上天了,将来的“神八”、“ 神九”也要上天,这些都是我们不断改进方法、手段和途径的结果、是我们寻找更有效、更快捷和成本更低的方法、手段和途径的结果。     无论是规划的一条主线、两个重点、四个特点,还是六个有利因素。我们都可以看到的是“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关键点、切入点、实施点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对产能的调整,它包括对产能的增量调整、形式调整、内容调整和结构调整,它似乎更看重产能的升级和更新换代;第二个方面就是对消费的刺激和拉动,它包括各种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运用。我们认为规划对这两个方面的关键点、切入点、实施点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但我们以为是不足够和不全面的,理由是:     从规划对产能调整的这个方面来看,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对政府和社会资源严重的浪费,它包括对政府和社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能源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它似乎更看重和更依赖政府硬实力的使用,如政府财政实力的使用。它的长久性和可持续性可能会受到质疑。那么,在产能调整中我们更看重的是什么呢?我们以为应该更看重的是存量产能的重组、激活、发挥和运用,这种产能的调整更符合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要求,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种产能的调整更依赖政府软实力的运用和政府智力的运用。     从对消费的刺激和拉动这个方面来看,可能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刺激点的过于庞大和过于分散的事实,使刺激点的把握显得非常困难。二是刺激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难把握的问题。所谓深度是指刺激的程度应该多深?所谓广度是指刺激的范围应该多广?所谓力度是指刺激的力量应该多大?三是对刺激频率难把握的问题,所谓频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刺激的次数。四是由于存在以上三个问题,可能导致刺激麻木、刺激疲劳和刺激失效等问题的出现。同时我们总认为,三年的规划还是一个短期行为,它似乎更看重和更依赖政府的硬实力。那么,在对消费的刺激中我们更看重的是什么呢?我们以为应该更看重的是消费热点的创造、培育、开发和出现。这种刺激的模式同样更看重政府的软实力和政府的智力,更看重政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由此可见,无论是产能调整的两种方法,还是刺激消费的两种方法,这一一对应的两种方法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下面我们还想大胆轻狂地臆断即将陆续出台的实施方案的要点。     (二)主观臆断即将陆续出台的实施方案的要点     我们大胆臆断即将陆续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会采取以下表述的思路:     1、资金来源。它们都会阐述所需资金的来源,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出资比例。     2、分配方案。这些方案涉及的资金额度,将如何分配,分配到那些产业、哪些行业和那些项目。     3、资金流向。资金流向可能按产业进行,按行业进行,也可能按项目进行。     4、政策调整。宏观方面会出现一些宽松的政策,如减免税、降低准入门槛等。     5、审批程序。很多实施方案可能需等待进一步的申请和审批程序。     除以上五点,这些方案还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操作方式和操作方法的补充。但是,我们非常遗憾的是:这些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全部,也不是我们认定的实施方案的要点和重中之重。我们认为,任何经济方案的出台,特别是产业调整和规划及实施方案的出台,都应该进行成本和收益的论证,都应该进行可行性的分析,这是规划永恒的主题,也是政府所有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出台前必须做的一件事。下面我们就对这个观点进行阐述。     (三)实施方案的要点和重中之重应具备的特征     我们所说的实施方案的要点和重中之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规划目标的方法、手段和途径,也还是我们所说的规划的关键点、切入点、实施点,它们都应具备什么特征呢? &

白云机场物流老总徐向东致温总理的一封公开信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航空物流服务分公司总经理徐向东

写在“两会”胜利闭幕后

    致温家宝总理的一封公开信

               ——对“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的建议

敬爱的温总理:

    您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尤为朴素而务实,令人印象深刻。国家当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工作中的困难,民众对此大为赞赏。对于近期陆续通过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您公开说“我每天都在想,力度够不够,能不能解决问题”,在您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引导下,我们大胆思考“十大振兴产业规划”实施方案的要点是什么?重中之重是什么?希望以此公开信的方式,对即将出台的实施方案斗胆进言。还记得您在向季羡林老先生祝贺95岁生日时说的话:“中国要受到世界的尊重,第一要靠经济发展,老百姓生活幸福;第二要靠国民素质、民主与法制、精神文明、道德力量。最重要的是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学术民主。中国历史上的先秦、魏晋南北朝,出了不少大思想家、大哲学家,重要的一条是思想解放。我们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诚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就是我们写这封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下面仅以纺织业和物流业为例,对这两个行业进行调整和振兴的切入点与落脚点进行思考。由于我们没有看见过“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原文,更没有看见过“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的原文,所有的信息都只能从报刊和网上获得。因此,我们所提的意见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谬误,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请给予批评指正。

    一、“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经做了什么?

    (一)明确了一条主线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后劲,实现产业升级,这是制定和实施重点产业振兴规划的一条主线。

    (二)指出了两个重点

    所有这十大产业,都指出了主要措施和主要影响这两个重点的方面,并对主要措施和这些措施会带来的影响作出了分析。

    (三)找出了四个特点

    这十大产业虽然各具特点,但大多数的产品都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低端,大而不强是其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四点:“一是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二是规模化和集中程度低,三是创新能力薄弱,四是企业管理需要加强。”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这种粗放型发展方式也是难以为继的。

    (四)考虑了六个有利因素

    第一个有利因素:党中央、国务院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措施果断明确;

    第二个有利因素:利用市场“倒逼”机制,使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必须面对的选择;

    第三个有利因素:目前国家的实力、企业的实力和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增强,为应对危机和结构调整提供了雄厚的要素保证;

    第四个有利因素: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竞争意识和承受能力都不断增强,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比较足;

    第五个有利因素:进一步扩大开放,有条件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

    第六个有利因素:企业和市场及有关方面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也需要国家予以明确的政策引导。

    二、“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还应该做什么?

    (一)应该明确指出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和途径

    “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提出,起到了提升信心、明确方向、给出了一些方向性措施的作用,我们把这些方向性的措施定义为目标。但它还没有明确告诉我们用什么方法、手段和途径来实现这十大产业的振兴,更没有告诉我们用什么方法、手段和途径来实现目标才是最有效、最快捷和成本最低的。我们要的政策是可操作的,而不是概括的;是定量的,而不是定性的;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这就引发了我们所有人对规划作进一步的思考。

    中国几千年来都有奔月的梦想,我们知道方向和目标是要“奔月”,但到底怎么样才能做到呢?在没有明确的方法、手段和途径的时候,是不可能做到的。美国人做到的时候,中国人还没做到;中国人做到的时候,印度人还没做到。这就说明了方法、手段和途径在没有明确之前,是不可能做到的。从这个比喻可以说明:明确指出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和途径是十分重要的和必要的。就算有一天美国人做到了,中国人做到了,印度人也到做到了。但这里我们还是要问一个问题:究竟是谁的方法、手段和途径更有效、更快捷和成本更低。 “神六”上天了, “神七”也上天了,将来的“神八”、“ 神九”也要上天,这些都是我们不断改进方法、手段和途径的结果、是我们寻找更有效、更快捷和成本更低的方法、手段和途径的结果。

    无论是规划的一条主线、两个重点、四个特点,还是六个有利因素。我们都可以看到的是“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关键点、切入点、实施点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对产能的调整,它包括对产能的增量调整、形式调整、内容调整和结构调整,它似乎更看重产能的升级和更新换代;第二个方面就是对消费的刺激和拉动,它包括各种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运用。我们认为规划对这两个方面的关键点、切入点、实施点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但我们以为是不足够和不全面的,理由是:

    从规划对产能调整的这个方面来看,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对政府和社会资源严重的浪费,它包括对政府和社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能源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它似乎更看重和更依赖政府硬实力的使用,如政府财政实力的使用。它的长久性和可持续性可能会受到质疑。那么,在产能调整中我们更看重的是什么呢?我们以为应该更看重的是存量产能的重组、激活、发挥和运用,这种产能的调整更符合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要求,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种产能的调整更依赖政府软实力的运用和政府智力的运用。

    从对消费的刺激和拉动这个方面来看,可能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刺激点的过于庞大和过于分散的事实,使刺激点的把握显得非常困难。二是刺激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难把握的问题。所谓深度是指刺激的程度应该多深?所谓广度是指刺激的范围应该多广?所谓力度是指刺激的力量应该多大?三是对刺激频率难把握的问题,所谓频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刺激的次数。四是由于存在以上三个问题,可能导致刺激麻木、刺激疲劳和刺激失效等问题的出现。同时我们总认为,三年的规划还是一个短期行为,它似乎更看重和更依赖政府的硬实力。那么,在对消费的刺激中我们更看重的是什么呢?我们以为应该更看重的是消费热点的创造、培育、开发和出现。这种刺激的模式同样更看重政府的软实力和政府的智力,更看重政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由此可见,无论是产能调整的两种方法,还是刺激消费的两种方法,这一一对应的两种方法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下面我们还想大胆轻狂地臆断即将陆续出台的实施方案的要点。

    (二)主观臆断即将陆续出台的实施方案的要点

    我们大胆臆断即将陆续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会采取以下表述的思路:

    1、资金来源。它们都会阐述所需资金的来源,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出资比例。

    2、分配方案。这些方案涉及的资金额度,将如何分配,分配到那些产业、哪些行业和那些项目。

    3、资金流向。资金流向可能按产业进行,按行业进行,也可能按项目进行。

    4、政策调整。宏观方面会出现一些宽松的政策,如减免税、降低准入门槛等。

    5、审批程序。很多实施方案可能需等待进一步的申请和审批程序。

    除以上五点,这些方案还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操作方式和操作方法的补充。但是,我们非常遗憾的是:这些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全部,也不是我们认定的实施方案的要点和重中之重。我们认为,任何经济方案的出台,特别是产业调整和规划及实施方案的出台,都应该进行成本和收益的论证,都应该进行可行性的分析,这是规划永恒的主题,也是政府所有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出台前必须做的一件事。下面我们就对这个观点进行阐述。

    (三)实施方案的要点和重中之重应具备的特征

    我们所说的实施方案的要点和重中之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规划目标的方法、手段和途径,也还是我们所说的规划的关键点、切入点、实施点,它们都应具备什么特征呢?

&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