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联航三周年之际,三组数字成为公司的快速发展的良好注脚。中联航旅客运输量在9月29日创造了3年来的日运送旅客最高记录,1-10月份旅客运输量首次当年突破100万人次,10月份的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中联航成立3年来,坚持“安全为本、市场为先、效益为中心”的三为工作方针,全体员工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始终创造着让人惊喜的成绩。不断强化安全管理,完善安全规章,飞行安全得到了确切保证,运输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连奏凯歌。中联航从成立到现在,机队规模由1架增加到6架,航线由3条增加到18条,通航城市由3个增加到20个,运送旅客达到200万人次。3年来,中联航以连续三年年均200%以上的规模增长和服务旅客、贡献社会的宗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认可。
今年以来,全民航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经营压力,中联航正处于重要发展期,特别的困难期和关键的转型期,在此情况下,中联航紧紧抓住五年发展规划开局头一年的战略机遇,按照“巩固南苑、发展华北、开拓全国”的经营理念,以改革发展为主线,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工作目标,抓管理、保安全,抓创新、降成本,抓服务、创效益,公司前10个月运作稳健和谐,发展态势良好。1-10月份已安全起降 9196架次,同比增加72.09%,飞行17654小时,同比增加72.68%;1-10月份旅客运输量达到了1003245人,突破了100万人次,同比增加84%,9月29日旅客运输量达到4846人次,突破了3年来的日运送旅客最高记录,10月份的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面对着三年来的良好业绩,中联航总经理姚维辉保持清醒头脑,他表示全体中联航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中联航真正打造成“快捷联航、温馨联航”,为方便市民出行,为促进北京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艰苦创业 锐意进取
——写在中联航开航三周年之际
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于2005年10月20号开航,至今三年整。三年来,中联航人走过了一段艰苦创业、锐意进取的创新之路。
中联航从开航时的一架飞机三百多名员工发展到今天六架飞机近千员工的规模;中联航目前的六架飞机均为波音737—700和737—800型客机,实现安全飞行38679小时;中联航有作风硬派的飞行队伍、技术精湛的机务队伍还有专业过硬的空管、签派、商务人员;中联航相继开通北京南苑至广州、三亚、海口、福州、无锡、合和浩特、鄂尔多斯、海拉尔、乌鲁木齐、成都、重庆等40余条航线,独飞临沂、榆林等城市。
安全至上 服务旅客
中联航作为以北京南苑为基地的中小航空公司,自开航以来一直强调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安全是航空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公司每年都要定期对各部门安全手册进行更新检查,做到排查隐患、预防在前;公司领导每年都要和各部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通过明确责任来确保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南苑机场的一些实际情况,中联航还制定了《南苑机场向北起飞的单发程序》等,进行应急事件处置模拟演习来提高公司各部门应付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协调能力。在安全的基础上中联航还推出“快捷联航、温馨联航”的服务宗旨。南苑机场位于北京南四环距天安门仅13公里,周边交通便利,这大大方便了乘坐中联航航班进出京的旅客,商务部通过一系列措施,缩短了旅客办理登机手续的时间,让旅客在中联航真正感受到快捷。
承担责任 回报社会
四川汶川发生5、12大地震后,中联航第一时间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战斗中。在运力紧张的情况下,先后调配飞机免费运送北京丰台区消防官兵、内蒙某部武警战士入川参加救灾。中联航还与北京媒体联合开通“爱心航线”往灾区运输救灾物资,在北京引起极大反响广大爱心市民踊跃捐赠以至于仓库当天就爆满。广大干部员工也纷纷捐款,有些员工都参与了二次捐款、三次捐款来支援灾区。期间公司涌现出许多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中联航被民航局评为抗震救灾先进单位。灾难来临,中联航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迎接挑战 寻求发展
今年国际油价上涨,航空公司经营成本增加,加之国内灾害频发,对民航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航空公司都面临相同的困难和新的挑战,中联航也不例外,在困难面前,中联航人从不退缩。公司各部门首先节约成本做起,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来降低运行成本;商务部优化航线网络增加收益;飞行部、机务部也纷纷开展降本增效安全生产的活动。我们能在07年那种逆境中求得生存并取得盈利,我们就有理由相信08年的困难不算什么。我们中联航就是要在磨难中求得生存、在夹缝中取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