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创新谱写空管华章—记民航二所空管团队

  在秀丽的天府之国有一位美丽的“空中交警”,她为祖国的航空事业保驾护航,立下了赫赫战功。她,就是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的空管团队。

  在秀丽的天府之国有一位美丽的“空中交警”,她为祖国的航空事业保驾护航,立下了赫赫战功。她,就是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的空管团队。

  空管团队有两名队员,一名是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得了ISO9011认证的高科技机构;另一名是空管新技术应用实验室,美称为中国民航空管重点实验室。她们在空管关键装备的国产化和产化业,空管自动化系统及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工程建设,前瞻性新技术应用研究和独具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等方面为祖国的民航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个团队中形成了空管行业专家、高级工程师、博士及归国留学人员组成的专家、技术骨干、专业人员的三级科技人才体系。团队在民航二所的正确带领下,紧跟世界空管科技发展的潮流,为祖国新一代空管系统建设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积极开展了GNSS、ADS-B、 A-SMGCS、MDS、SWIM等空管新技术的研究,参与了国家863高科技研究计划重点课题“新型管制自动化系统核心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大型机场活动目标避撞系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多点定位系统定位和跟踪性能研究”,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空管雷达在线测试系统”,民航局重大科技专项“A-SMGCS技术研究”等空管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课题研究。

  只要随手翻一翻她们昨天的业绩记录,就会看到无数频闪的亮点。

  1996年,“多通道航管雷达引接处理系统”实现了不同国家厂商生产的不同型号雷达头产生的雷达信号格式的相互转换,系统应用于全国民航一期雷达联网和二期雷达联网工程,为我国民航雷达信息共享和京广航路雷达管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获得民航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仪表着陆系统监视及报警系统”通过技术鉴定,到1999年11月止,八套“仪表着陆系统监视及报警系统”在北京、上海、天津等众多国内机场替代国外类似产品,打破了“国外产品一统天下”格局。

2001年,公司第一套空管自动化系统——“多雷达数据处理系统”在厦门稳定运行两年后,通过了民航局组织的系统鉴定会,获得当年民航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短期飞行冲突及最低安全高度告警系统应用于民航空管自动化系统两项告警改造工程,系统在12个空管中心(站)发挥了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获民航局2005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公司承担民航局空管局空管生产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任务,提供了文档管理系统、计划管理系统、安监系统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2007年,空管生产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获中国民航科学技术二等奖和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

  2007年,空管公司Linux平台空管自动化系统研发成功。同年,公司凭借研制成功地linux平台空管自动化应急系统,承担16个现场的应急系统建设和7个现场的空管自动化系统RVSM(缩小垂直间隔管理)功能改造任务,它为天津机、青岛、呼和浩特等涉奥机场的奥运保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二所空管人毫无畏惧,勇敢前往成都双流机场雷达站检测雷达状态,第一时间将电台和天馈系统第一时间送往西南空管局搭建的野外应急中心,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快速而有力的技术支持。

  成绩属于过去,明天更需努力。她们将继续发扬团体、奋进、诚信、创新的精神,以空管建设为己任,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追求卓越为动力、以空管发展为目标,致力于空管关键装备的国产化、产业化,为建设“空管领域的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而努力奋斗。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