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是党的生日,也是集团公司成立9周年的纪念日,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大会,以总结抗震救灾工作、表彰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这一特殊形式,来纪念建党87周年以及集团公司的生日,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以高昂的斗志、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去全面完成今年科研生产经营的各项任务。首先,我代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China 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I,简称“中国一航”)党组向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遇难的中国一航职工和家属表示沉痛哀悼,向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亲切的慰问,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希望同志们以这次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榜样,为集团公司实现“五化万亿”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特大地震,给包括集团公司驻川、陕、黔企事业单位在内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对我国航空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带来了重大影响。在这次地震中,中国一航有2人遇难(一名是退休职工,一名是家属)、2人失踪、37人受伤(其中重伤10人);25家单位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特别是位于江油市的一航涡轮院损失严重,80%房屋受损。中国一航在川单位直接损失约14亿元,一航涡轮院重建需要几十亿元。在灾难面前,24万一航人意志不倒、精神不垮,表现出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以迅疾的反应力、巨大的凝聚力和强烈的责任感,取得了抗震救灾这场特殊战斗的重大阶段性胜利,谱写了一曲抗震救灾、航空报国、激情奉献的壮丽篇章。
快速反应,科学决策,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
(一)应急启动,科学决策,组织有力,靠前指挥,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情就是命令!中国一航党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反应迅速,科学决策,组织有力,部署严密,建立了上下互动、全体动员、分工协作的机制,举全集团之力,迅速组织和调集了大批人力、物力和财力,以临战姿态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之中。
一方面,迅速启动,紧急部署,靠前指挥,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地震发生后,中国一航第一时间响应,迅速启动应急管理预案,进行科学决策部署。先后成立三个指挥部,即中国一航抗震救灾指挥部、灾区应急建设和灾后重建指挥部、科研生产抗灾保障指挥部,部署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关企事业单位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领导亲自担任总指挥。集团公司领导和有关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在交通不便、通讯中断、情况不明、余震不断、个人安危不保的情况下,亲赴现场坐镇指挥抗震救灾工作;集团公司设立了江油现场指挥部,先后有6任现场总指挥指导和协调抗震救灾工作。12日发生地震时,机载部部长卢广山正在成都出差,地震发生时,他的工作已经完成,他不顾别人反复劝其早点返京,坚持到现场指挥部组织抗震救灾,一直到17日凌晨才回到北京。抗震救灾一线和集团总部两个战场前后呼应,集团上下密切协作,全力以赴,日夜奋战。集团公司老领导们心系灾区,时刻关注着灾情,他们积极响应党组的号召,以不同方式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爱心接力在领导中传递,成为了一航人夺取抗震救灾重大阶段性胜利的主心骨。总部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千方百计与在川、陕、黔企事业单位保持通讯联络,听取情况报告,及时掌握受灾单位具体情况。集团公司党组向灾区单位发慰问信,集团领导分赴灾区一线慰问和指导救灾工作,为抗震救灾工作有序开展和稳定人心打下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在中国一航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一航涡轮院、一航成飞、一航成都所、一航凯天等受灾单位广大干部职工众志成城、患难与共、奋起自救、勇战灾害,做到了“有序、有力、有效”,涌现出了众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坚守工作岗位,不畏艰险,连续作战,争分夺秒地进行抢修建设,力争国家重要财产和重要资料不受损失,千方百计将地震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广大共产党员在突发的灾难面前,冲锋在前,他们迅速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系着红丝带,表现出高尚情怀,凸显先锋模范作用。
(二)情系灾区,捐款捐物,积极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
地震发生后,中国一航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紧急行动,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在组织受灾企业做好生产自救的同时,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全力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灾。截至目前,中国一航累计捐款捐物达9023万元;兴建了4个“航空爱心家园”;集团所属单位还派出了1000多人次的医务人员、应急小分队、民兵预备役、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者、心理康复专家志愿团等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广大干部职工顶着酷暑,大量义务献血。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中国一航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广大干部职工家属在捐助活动中,行动速度之快、参与人数之多、捐款数额之大,都是空前的;捐款中有95岁坐着轮椅的老人,也有幼儿园的小朋友,这充分表达了航空人对灾区群众的一片爱心。在地震发生后第二天,集团在陕西、贵州、成都的单位和中航二集团汉中地区的航空企事业单位,克服各种困难,采购灾区急需物资,主要领导亲自押车,星夜兼程,分四路火速驰援一航涡轮院,为夺取抗震救灾胜利赢得了先机。此后各单位积极响应集团党组号召,源源不断给灾区运送急需物资。当得知灾区急需帐篷的时候,中航技把已签订了合同、准备出口的帐篷都截留下来捐献给灾区,王心阔书记亲自到灾区捐送物资。按照中组部的要求,中国一航党组紧急部署交纳“特殊党费”支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活动。广大党员积极响应、踊跃交纳“特殊党费”,再次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有的党员交出了自己当月的全额工资,有的党员虽然家境不富裕,但仍然交纳了数额不低的“特殊党费”。许多离退休党员纷纷拿出平日的积蓄,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特殊党费”。一些出差在外的党员也委托亲属或同事代交。贵航集团71岁的退休党员朱时秀,曾参加过抗美援朝,至今身上还留有弹片。老人从多年的积蓄中取了5000元捐给灾区,又自费2000多元购买了62套服装捐给灾区人民。听到交纳“特殊党费”的消息后,老人又毅然地交纳了10000元的特殊党费。
(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无私援助,勇担社会责任
中国一航在全力抗震自救的同时,坚持为国分忧,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支援地方、部队和受灾严重的中央企业,向灾民提供无私援助。一是支援地方政府。地震发生后的14日,中国一航的4车救灾物资就运到了被称为抗震救灾“盲点”的江油,这是江油接到的第一批外援物资。成飞医院派出医疗队及时前往江油救助,不遗余力地救死扶伤;一航涡轮院在开展自救的同时,将兄弟单位援助物资中的很大一部分转赠给地方政府,用于救助灾民;为了做好灾民安置工作,中国一航于5月20日向当地政府交付了“江油航空爱心家园”。江油市委书记感慨地说:“中国一航是江油外来抗震救灾的重要力量。”中国一航还在绵阳、德阳、都江堰等地建立了“航空爱心家园”。中国一航所属单位免费向路过江油的灾民提供饮食,免费为受伤灾民治疗,不遗余力地救死扶伤。向汶川、北川、青川、都江堰、广元等受灾严重的地区,送去了大量物资或派出救助志愿者。二是支援部队。当上级要求24小时开放成飞专用温江机场,打通救援生命通道时,5月14日,一航成飞不辱使命,在两个半小时之内,连续转场包括图-154、伊尔-76大型运输机在内的7个架次飞机,转运790人的医疗小分队,占整个首批解放军医疗队40%的力量。此后,温江机场成为部队转运救灾物资的一个重要中转保障运输基地,为过往人员提供补给,为过往飞机补充航空燃油,提供5000多份饮食。奔赴一线的官兵奋战多日后,仍念念不忘在成飞的那顿饭。这些保障服务工作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抗震救灾部队的高度评价。当得知总装备部某基地受灾严重时,一航成都所、一航成飞等单位冒着余震的威胁,当即采购物资,连夜冒雨运送;当得知二炮某抗震救灾部队急需宿营场地的情况后,一航涡轮院为部队提供了宿营地并提供物资补给,保证了部队正常生活。三是支援央企。东方汽轮机集团是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在地震中遭受重创,房倒屋塌,几百名职工和家属遇难。东汽的灾情深深牵动着航空人的心,东汽的困难就是一航的困难。为帮助中央企业兄弟,中国一航在东汽绵竹厂区开展大规模建设,共建设770余套过渡安置房,总面积达17094平方米、可安置近800户灾民。6月5日,东汽“航空爱心家园”首批500套安置房正式竣工入住,这是绵阳地区第一个交付使用的活动板房。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视察东汽时,对中国一航在第一时间捐助东汽“航空爱心家园”的做法表示高度赞赏。李荣融说:“中国一航在中央企业当中,规模效益并不算最优的,但中国一航在援建上行动最快、特别主动,这点上特别值得其他央企认真学习。中国一航‘航空报国’的理念在这次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相信,在中国一航的精心打造下,‘航空爱心家园’一定能建成灾区人民的‘模范安置小区’”。
中国一航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