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民航华北空管局为你护航

      北京奥运盛会即将来临。华北空管局承担着北京首都机场、天津滨海机场、秦皇岛山海关机场三个奥运会主降机场和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三个备降机场的奥运空管保障工作,包括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通信、雷达、导航、气象、航行情报服务以及空域规划、航路航线调整等工作,可以说是华北上空的交通指挥枢纽中心。奥运会期间,来自五湖四海的飞机是否能在北京上空飞得更安全、顺畅,华北空管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华北空管局党委对奥运保障工作高度重视,经常进行专题研究。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一步步临近,华北空管局按照民航局、民航局空管局的部署,从组织领导、设施设备建设、空域规划调整、保障方案、系统需求、气象服务、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对奥运保障工作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北京奥运盛会即将来临。华北空管局承担着北京首都机场、天津滨海机场、秦皇岛山海关机场三个奥运会主降机场和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三个备降机场的奥运空管保障工作,包括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通信、雷达、导航、气象、航行情报服务以及空域规划、航路航线调整等工作,可以说是华北上空的交通指挥枢纽中心。奥运会期间,来自五湖四海的飞机是否能在北京上空飞得更安全、顺畅,华北空管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华北空管局党委对奥运保障工作高度重视,经常进行专题研究。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一步步临近,华北空管局按照民航局、民航局空管局的部署,从组织领导、设施设备建设、空域规划调整、保障方案、系统需求、气象服务、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对奥运保障工作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明确组织流程  制定保障措施  承诺飞行安全顺畅

  奥运会期间,北京作为主办城市,国内外专机、包机、航班飞行将有大幅增加,首都机场将呈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全天候的运行特点,华北空管局将接受全面的考验。在民航局、民航局空管局等上级单位的领导下,华北空管局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加强领导,分级负责;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团结协作,科学决策;穷尽问题,未雨绸缪”的原则,全力以赴做好奥运空管保障工作。

  2008年2月29日,华北空管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华北空管局奥运空管保障领导小组,随后又成立了“奥运空管华北地区运行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和空管技术、设备保障、气象服务3个技术工作组以及奥运空管天津、秦皇岛运行指挥分中心。所属各运行保障单位、空管分局也分别成立了以单位一把手为组长的奥运保障领导小组,并下设相应的办事机构,配合相关单位成立的“奥运空管北京指挥协调中心”和“奥运空管天津、秦皇岛赛区分指挥协调中心”的工作,并派工作人员参与值班运行,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图,进一步明确奥运保障期间的内部、外部工作关系。

  在上级统一部署下,制定编写了《华北空管局奥运空管保障方案》以及《民航华北空管局空管服务应急预案》,会同军方协调完成了《北京地区奥运空管保障实施细则》草案的制定;所属各运行保障单位、空管分局也分别制定完成了本单位的奥运空管保障方案;制定了详细的绿、黄、橙、红四种颜色保障方案的响应机制、通报关系与实施办法;同时建立了管制、通信、气象、航行情报等专业之间的协调服务机制。与此同时,天津、秦皇岛作为奥运分赛场,山西、内蒙古、河北空管分局作为奥运备降机场都已完成了相关筹备工作。

  此前,在民航局空管局召开的全系统奥运保障誓师视频大会上,华北空管局向社会做出郑重承诺:通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局奥运空管保障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确保奥运期间空中交通运行安全、顺畅、正点、高效,杜绝因空管原因造成的飞行事故,设施设备系统完好率达到100%,气象预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确保奥运飞行安全、顺畅。

    更新改造硬件设施  全面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为确保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华北空管局在“十一五”空管建设计划的基础上,启动了奥运保障空管建设项目。奥运空管保障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难度大、标准高、要求严、周期长、压力大”的特点。华北空管局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繁重的建设任务,奥运空管系列建设工程总计72个项目、投资11个亿,硬件建设的“范围之大、种类之多”是空管史上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更新改造全面提升了华北空管的综合保障能力。

  首都机场扩建空管工程总投资1.54亿元,从2006年10月成立项目组开始,50多个建设分项目同时展开,在为期一年的建设过程中,如期完成了首都机场航管楼UPS供电工程,首都机场航管通信工程、监视工程、 导航工程、气象工程以及东区塔台、传输系统的建设,确保了2007年10月29日首都机场第三条跑道及部分主滑行道和东区塔台正式同步试运行。

  资金投入约4.56亿元、共15大项的北京空域及终端区改造工程于今年3月14日通过验收,该项目包括苏庄一、二次合装雷达站、百花山二次雷达站、多点定位监视系统、自动化处理系统、内话系统、西山甚高频遥控台、百花山甚高频遥控台、航班动态信息系统改造等项目。2007年10月28日北京东区塔台的启用过渡,2008年3月20日北京进近管制室的搬迁过渡,标志着北京终端区的一期改造工程顺利完成。

  此外,总投资4225万元、共计26个子项目的空管设施奥运保障项目也于今年6月底前全部完工。

  为按时保质地完成奥运工程项目,华北空管局参与工程建设的职工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200多名职工放弃了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地投入到了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中。例如,东北航向台搬迁工程,仅用了7天时间就完成了设备搬迁、安装调试任务,创造了航向台安装史上的新纪录。

  防范空管设备运行风险重在预防。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华北空管局按照《第29届奥运会空管设备运行保障手册》、《第29届奥运会空管设备运行保障应急预案》,及时增补完善了新竣工验收的设备系统的运行手册和应急预案;成立奥运保障通信、导航、监视专业抢修小组,负责本单位设备应急抢修,以及地区内的相互技术援助和设备抢修工作;建立华北地区备件信息库,以实现地区内备件信息共享;建立业务专家库,编制厂家支持联系清单,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合理安排奥运保障期间排班。

  全方位的硬件更新改造全面提升了空管的综合保障能力,不断强化的设备、系统维护管理增强了空管系统的防风险能力,夯实了奥运空管保障的硬件基础。

    进一步优化空域环境 创建奥运和谐天空

  为应对北京奥运会期间陡然增加的空中飞行流量,优化空域环境、创建和谐天空势在必行。

  华北空管局在民航局空管局领导下,根据《2008年奥运会空域保障预案》,按照“建立北京终端管制区、加密过渡航线、调整飞越交通、增容干线航路”的基本思路,调整航路航线,优化空域环境。一是根据空中交通流分布特点和发展需要,整合北京终端区内各机场的空域资源,重新组织各机场交通流,优化进离场航线和飞行程序,统一设置终端区进出口,满足首都机场三条跑道及终端区内各机场的运行需求。二是配合北京终端管制区优化调整,增加终端管制区与现行航路网之间的过渡航线,有效组织上升下降阶段的交通流,增加终端管制区的吞吐能力。三是在北京终端管制区外建立高空分流航线,分流北京上空的交通流量,减轻终端区上空的汇聚冲突和飞越压力。四是优化天津机场进离场航线结构,与北京地区的进离场航线和航班流向相协调。五是增加进出和飞越北京地区干线容量,如新增中蒙国境点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首都机场出港高峰时段去往欧洲方向的压力,特别是在奥运期间将为提高航班正点率,减少航班延误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优化空域环境、创建奥运和谐天空的过程中,华北空管局开创了我国空管史上的几个率先:

  ——2007年12月20日,北京首都机场开启三跑道双塔台运行模式,这在中国民航尚属首次。

  ——北京终端区进离场航路航线进行调整,共涉及华北地区90余条航路航线,如此密集的航路航线调整在我国空管史上前所未有,管制员的管制习惯全部改变。此次空域调整取消了空中走廊的传统布局形式,形成北京终端区“七进八出”的基本格局。

  ——率先完成了进近管制室回迁机场航管楼工作,使得终端区管理更为顺畅。

  ——率先实施进近、区管异地备份,在区管中心和终端中心进近管制室分别建立两个互为应急备份席位,满足突发事件的管制运行需求。

    制定四级响应保障机制 确保首都机场飞行顺畅

  目前首都机场的日起降一般在1200架次左右,高峰小时起降70余架次。据预测,奥运会期间首都机场的日起降将达到1500架次以上,高峰小时起降达到110架次。尤其是在开幕式开始前3天与闭幕式后3天内,将出现运行高峰,每天可能突破1900架次,航班增加多、飞行流量大、保障任务重。这可能是我国空管史上前所未有的突破。

  概括地讲,奥运会期间,各国元首、政府首脑的专包机飞行活动频繁,保障要求高;航班飞行量大,新增临时航线多,军民航在空域调整使用上协调量加大;受雷雨等季节性天气影响,航空器绕飞、改航、备降等非正常情况增多,飞行调配复杂。这是北京奥运空管保障的特点,也是难点。

  针对首都机场的空管保障特点和实际需要,在民航局空管局的统一部署下,华北空管局制定了首都机场四级响应空管保障机制,以确保首都机场的飞行更顺畅更安全。当首都机场预报日起降超过1500架次,或高峰小时超过90架次时,将视情况从绿色常态机制启动为黄色、橙色、红色分级响应机制。

  此前,华北空管局已根据北京奥运实施方案,模拟演练了首都机场航班大流量下的四级响应机制。北京终端管制中心、北京区域管制中心分别模拟演练了首都机场在奥运会期间启动红色保障机制的情形。模拟演练主要训练管制员们在大流量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调配飞机,更好地保障涉奥航班的准时正点,为各国运动员及奥运官员的航班提供优质的管制服务,以及各个扇区之间的管制协调配合。此次演练结果为华北地区航班流量的分流、管制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丰富气象服务手段

  奥运会举行之时正是北京气候最为复杂多变的夏季。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要及时为飞行机组提供全面、准确的飞行气象情报,为管制部门提供实时的和预计的相关机场及航路的天气情况,为奥运场馆提供相关机场的气象信息,担负的责任重大。为此,华北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