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成都维修基地抗震救灾中一位平凡的英雄常青

与医护人员一起安顿伤员用自己的腿护卫伤员的脚      灾难可以天崩地裂、房倒屋塌却不能阻挡我们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的步伐,灾难可以令我们悲伤不已、泪流满面,却击不碎我们中华儿女的顽强意志。面对灾难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泪水,更多的是一双双强而有力的大手。我们身边平凡的人们啊,我要对他们报以崇高的敬意,是他们伸出的双手让逝去的人得以安息,让绝望的人看到了希望,让活着的人看到了感动,是他们让明天初升的太阳扫去了昨日的阴霾。我想那是因为他们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有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感。而我的身边就有一位这样平凡的英雄——常青。

记成都维修基地抗震救灾中一位平凡的英雄常青

与医护人员一起安顿伤员

记成都维修基地抗震救灾中一位平凡的英雄常青

用自己的腿护卫伤员的脚

      灾难可以天崩地裂、房倒屋塌却不能阻挡我们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的步伐,灾难可以令我们悲伤不已、泪流满面,却击不碎我们中华儿女的顽强意志。面对灾难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泪水,更多的是一双双强而有力的大手。我们身边平凡的人们啊,我要对他们报以崇高的敬意,是他们伸出的双手让逝去的人得以安息,让绝望的人看到了希望,让活着的人看到了感动,是他们让明天初升的太阳扫去了昨日的阴霾。我想那是因为他们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有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感。而我的身边就有一位这样平凡的英雄——常青。

      常青,这个三十而立的中年男人已经在机务系统工作了十年,长期与技术资料、手册打交道使他积累了丰富的飞机维修理论和知识。然而理论不能脱离了实践,因此未能在一线工作过便成了他心中一直以来一个小小的遗憾。这次他是经个人申请从北京技术分公司工程部派到成都维修基地进行工作交流的。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这次的机会在一线踏踏实实地干,向师傅们谦虚地学习。然而老天却给没来成都几天的他开起了玩笑,五月十二号爆发了中国建国以来破坏力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汶川大地震。地震使有强烈震感的成都陷入了慌乱与惊恐。而作为一个异乡人常青抛弃了所有的疑虑,抛弃了家人的担心与牵挂,那一刻他毅然选择了留在成都,他要与坚强的四川人民共渡难关,他要为灾区的人们尽一份力,他要以实际行动告诉灾区人民“我们和你在一起,国航机务和你在一起”。5月20号,成都维修基地大修部接到立刻改装两架波音757飞机投入运送伤员的任务。一个通宵两架飞机的改装,谁都知道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可是常青立即请战,多次申请参加改装并投入到运送伤员的第一线工作中。可是他的证件还未办下来,他只好焦急地等待。5月22号一经拿到证件,常青立即投入到了运送伤员的紧张工作中,保障航班或者跟机运送伤员从此没有了休息,早上的航班要求工作人员七点钟就要到达机坪做准备工作,没有了交通车常青就每天打的从市区到单位。那时侯成都还余震不断,很多成都人都在汽车或帐篷里过夜没有好好休息,更不用说一个没来成都几天的异乡人。可常青每天总是第一个来到现场做准备,总是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每一天的工作。他仿佛要把前两天没有尽到的力弥补起来,固定担架,抬运伤员,整理被单,检查安全带,哪里都能看到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身影。对待伤员他总是呵护倍至:“要喝水吗?冷不冷,给您加床毯子吧?需要把枕头垫高点吗?”就连乘务员都打趣地说到:“有你在,我们都要失业了。”有时侯跟机一天就是两班,当凌晨回到成都的时候都已经是凌晨了,第二天又要立即投入新的工作,领导对他照顾叫他休息,可他拒绝了,他说:“工作十年,只有在成都这几天的一线工作让他深深地体会到了一种团队精神,工作是很辛苦,但和兄弟们并肩作战,我感到更多的是一种荣耀和快乐。”

      5月31日飞往珠海是运送伤员的最后一个航班了,因为是最后一次航班加之第二天又是六一儿童节,机组工作人员温馨地给这次航班起了个名字叫“润无声”并且为之准备了丰富的节目。一路旅途欢歌笑语,常青也像一个大孩子一样陪受伤的小朋友渡过了一个快乐难忘的儿童节。到了珠海机场,常青打了一个电话,最后对着电话说了一句“代问孩子节日快乐”然后就匆匆挂掉了,这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我身边的这个男人也许也是另一个孩子的舅舅、叔叔,甚至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但他现在却把更多的快乐献给了更多需要他的孩子。华灯初下,是谁卸下了一身的疲惫,回程的路常青第一次睡着了,这一次他再不用为他人披上毯子了,当乘务长看到熟睡的常青,为他轻轻披上毛毯的时候说:“你们机务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是啊,有时候付出并不是为了回报,一句话足以让我们动容。当我看到身边的常青比刚来的时候消瘦了许多,憔悴了许多的时候,我忽然明白“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原来是一种博大的爱,是一种高深的境界。

      谢谢常青,他让我明白了这一切。(胡冬冬/文  杜小培/图)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