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前赴后继地支援四川汶川灾区的时候,在这些全力以赴的投入抗震斗争的战士背后,我们注意到她们,支援丈夫上一线的妻子们。
她叫崔葺宇,民航西北空管局西安通信总站的一名女将,他的丈夫就是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副主任、首批支援西南空管的李实。 5月15日晚上11点,接到第二天上午就要赶赴成都的命令,李实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正在值班的妻子。那时已是深夜12点,正在咸阳值班崔葺宇得到消息后,在总站领导的安排下,立即赶回西安替丈夫收拾行囊。作为一名管制员的妻子,一名西北空管员工,她非常明白在震后公路、铁路不通的情况下,保障空中生命线的通畅对灾区人民是多么重要,因此对丈夫随时可能支援一线,她从心里早已有了思想准备。她迅速地装上衣服、牙具还有肠胃药、创可帖,在短暂而难舍的告别后,又连夜赶回咸阳航管楼值班。16日一大早,当李实和另两名同志在杨书记等局领导的陪同下,乘东航最早的航班奔赴成都时,小崔正在总站技术室值班。看到崔葺宇出现在食堂,也在食堂就餐的杨书记惊讶的问她昨晚怎么又回咸阳来了,她说:“我的班还没值完呢”,当杨书记向她表示感谢时,小崔淡淡地说:“应该的,灾区的人们更辛苦”,嘴里说着而眼里却闪动着泪花。为了让小崔更好地兼顾工作和照顾女儿,总站领导调换了小崔的夜班。那段时间,也是川陕余震最密集的一段时间。上班,身为总站技术室的导航助理,小崔要和同志们一起加强设备维护,要制定应急预案;下班,她要照顾1岁多的女儿和一个80多岁的老奶奶。每当看到灾区的直播新闻,看到那一幕幕令人揪心的画面,再想到自己的丈夫是在这样的时候去帮助受难的同胞,她感到自豪,感到光荣。每次轮到李实休息时,她们娘俩儿赶紧抱着电话与远在成都丈夫通话,当李实问女儿有没有想爸爸时,一岁的女儿会认真地说出她唯一学会的一个词“没有!”,那一边,这已是李实最大的安慰和享受。
她叫彭利华,西北空管局机关党委的干事,丈夫叶世涛是一名军人,5月14日作为第四军医大第一医疗队的教导员奔赴抗震救灾一线的四川安县。丈夫走后,小彭默默地承担着工作、儿子和预防余震的压力。她一边坚持上班,一边照顾上小学的儿子,一边照顾年迈的父母,还要天天打电话安慰在甘肃的公公婆婆。自从丈夫走后,她几乎没有踏踏实实地睡过一个晚上。特别是当余震发生时,看到别的人家携妻带子地支起帐篷,她的心里就更加思念丈夫。但是,每当和远在灾区的丈夫通话,她都说家里好着呢,没事儿,有组织呢,你就放心吧。随着抗震救灾工作一步步地深入展开,听说其他医疗队的同志有回来的,她忍不住在电话中问丈夫什么时候能回来?丈夫说,抗震救灾是没有时间期限的,我是一名军人,什么时候任务完成了,就什么时候回来。几天前,第四军医大为支援抗震救灾的同志和家属开通了视频热线,她特别想去,但又不敢去,她怕自己控制不住感情流下眼泪会影响丈夫的情绪。经过这次事件,她说她对自己的丈夫一下子有了新的认识,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他是一名军人,而自己是一名军人的妻子,一名光荣的军嫂,为了抗震救灾,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出贡献。现在,丈夫已从安县转赴青川,离家整整20天了。小彭说她已经想好了,等到丈夫回家的那一天,她要给他做上满满的一桌菜,还有他最爱吃的杂酱面。
天佑中华,爱撼人间。有我们这么优秀的管制员,有这么优秀的职工和家属,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