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一个事实不难发现,那就是:从2006年起,中国东部地区航班量的饱和,内地对航班流量的控制,中国民航每年新购飞机数量的增长,导致了全国民航航班流量由中国东部向西部城市的转移,而位于“西部边陲”的新疆乌鲁木齐则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乌鲁木齐飞行管制区内的航班架次流量逐年攀升,在2007年的八月下旬,乌鲁木齐区域管制室已经达到了日指挥各类航班426架次高峰,创造了乌鲁木齐飞行管制区的新纪录。同时地窝堡机场塔台及疆内各主要航站的航班起降明显增多,这种情况在往年出现的几率是不大的。
成立伊始的民航新疆空管局在设计、规划“空管美好家园”的同时,始终密切关注着这一切的发生。于是,在新疆空管局机关相关处室以及基层的管制、通信导航、网络、设备等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和主动配合下,一场旨在“改善新疆空域环境、保障空域流量畅通、有效缓解飞行流量猛增与空域结构之间的矛盾、为管制空域内的飞行活动提供安全、正点、优质服务”的攻坚战正式打响了。
2004年7月10日,乌鲁木齐飞行区域管制室东、西席位分流管制指挥工作的实施,大大地缓解了区域内的管制压力,改善了通话质量;2006年5月11日,在原有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合理利用空域资源,乌鲁木齐飞行管制区内重新划分了三个管制扇区。2007年5月11日,新疆区域内管制扇区的频率重新划分运行后,极大地改善了管制空域内空、地通话拥挤状况; 6月15日,新疆区域内地窝铺机场出港分流航线的成功运行,极大程度的改善了航路结构,提高了空域可利用资源;同年,11月22日,乌鲁木齐飞行情报区在高度8400米至12500之间实施缩小垂直间隔的顺利实施,则更大程度为合理利用空域资源、保障飞行安全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如今,随着2008年冬春季节南方多个城市的冰雪灾害,春运旺季的顺利结束、四川等省份的地震灾害、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尤其是8月的“北京奥运会”,直接摆在新疆空管人面前的问题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如何更合理、有效地缓解飞行流量猛增与空域结构之间的矛盾,为今后的空管安全保障工作夯实基础呢?
我们的新疆空管人则知难而上,激流勇进。新年伊始,在新疆空管局的统筹安排下,管制中心会同相关的业务部门一起研究部署,经过多次内外协调和沟通,报请上级批复后,计划于2008年6月5日00:00(以下均为北京时间)实施“乌鲁木齐飞行管制区域四个管制扇区的划分运行”方案。
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之后, 为了适应新的运行协议,保障航空器的安全运行,同时考虑到扇区划分后飞行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为更顺畅和安全地指挥航空器运行,管制中心提早准备,提前部署,下发了包括“《管制中心2008年新扇区运行培训计划》、《区域管制室、塔台管制室管制协调移交协议(暂行)》试运行的通知》、《乌鲁木齐区域管制室扇区运行方案》、《区域管制室、塔台管制室管制协调移交协议》、《乌鲁木齐区域管制室02号、03号扇区与塔台管制室历史移交协调方案》”相关文件,从“扇区概况、划分示意图、扇区运行、管制移交协调、管制责任移交、注意事项、流量控制、飞行容量评估”等等多方面、多角度制订了一系列相应的保障措施,严格要求各管制员使用标准通话,加强监听、复诵和进行定点定高度移交。同时加强对机组移交高度指令的监听和复诵,避免机组出现口误;副班加强对管制主班管制员关于移交高度指令的监听复诵,防止发错指令或出现口误,杜绝由于此类错误导致的不安全事件。此外,要求对于进出港航空器加强雷达监控,必要时可以协调建立600米的垂直高度差进行移交;为了做好新“区域塔台移交协议”初始运行的安全保障工作,区域管制室和塔台管制室已经在模拟室对协议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联合推演,管制员正在用最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严格的标准迎接旺季的到来,全力以赴,保证航空器的飞行安全,确保空中通道安全畅通。
2008年的6月4日,这个看似平凡的日子,对于新疆民航的空管人而言,正是一个经过长期坚持努力,带来丰硕收获的时刻。按照管制中心的先期安排,为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区域新扇区各项过渡准备及平稳运行,《6月5日乌鲁木齐管制区域新扇区实施转换程序》正式启动。
22:00前,实施扇区转换的所有管制人员全部到位现场;
23:00,动态席位通知军航管制部门新扇区运行的具体时间;
23:00,管制联络责任人通知雷达部门切换扇区地图;
23:15,原02号扇区协调席位通知伊宁新扇区相关要求;
23:20,原01号扇区协调席位通知地窝铺塔台和兰州区域管制室相关要求,明确23:40-23:59期间,暂使用备频123.7MHZ移交;
23:20,预处理管制员完成新扇区各席位及备份VHF遥控盒应急席位进程单准备;
23:30,原01扇区指挥航空器统一调整至备频123.7MHZ;
23:30,管制联络责任人通知通讯切换工作联络责任人开始进行雷达面板VHF内话的切换工作;
23:40,新分01、02扇区管制席位及备份VHF遥控盒应急席位人员上岗就位,检查设备,了解空中飞行动态, 核对进程单,明确调配预案;
23:50,原01、02(合并03)扇区席位管制员根据空中各航空器相应位置趋势,对空发布通告;
23:50,管制联络责任人通知通讯联络责任人开始进行新雷达扇区地图的切换工作;
23:55;席位内话设备切换结束;
23:55;新雷达扇区地图切换结束;
23:55;带班主任与兰州确认00:00恢复118.9MHZ新扇区移交;
00:00,开始正式实施新扇区管制运行;
00:00,新设01、02扇区席位开放VHF内话频率,原01、02扇区指挥相关航空器换频至相关新扇区频率;新设01、02扇区与航空器联系指挥正常后,原01、02扇区内话调整至新04、03扇区配置,四扇区开始运行;
00:05,带班主任与兰州区域管制室确认118.9MHZ恢复使用正常;
00:30,新扇区运行正常,向值班领导汇报,备份应急席位人员撤离。
随着工作现场领导们和相关职能部门同志们的热烈的掌声,“乌鲁木齐管制区域新扇区实施转换程序”在全体人员历时一年的全力配合、协作下,顺利的落下了帷幕。
这项对于新疆民航空管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措的实施,对于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空管奥运保障乃至于今后新疆空管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的新疆空管人将时时刻刻以保障飞行安全,开展优质管制服务,树立新疆民航空管良好形象为己任,精心指挥,细致协调。今后,随着区域管制中心,进近管制室的成立、航路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多部雷达投入使用、扇区划设将进一步完善,飞行流量将进一步増加,新疆民航的空管人员将会面对挑战,勇于迎接挑战,为新疆民航空管事业发展高歌猛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新疆民航空管事业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