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普通又“特殊”的过站

11 月 23 日 ,一大早,东航山西维修部就接到通知,上午飞往北京的 5293 航班要运送一名担架旅客。 8 点 45 分,山西维修部航线部值班干部就赶往设备设施保障中心借出了担架与固定装置,并提前安排了保障人员:值班干部刘国强、整机放行人员叶法军、马亮和徐新斌。大家了解到这名担架旅客是我公司的一名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乘务员,在几天前的上班途中不幸遭遇车祸,需要到北京接受治疗,在公司各部门的协调下,今天乘坐本次航班。

一次普通又“特殊”的过站

1123,一大早,东航山西维修部就接到通知,上午飞往北京的5293航班要运送一名担架旅客845分,山西维修部航线部值班干部就赶往设备设施保障中心借出了担架与固定装置,并提前安排了保障人员:值班干部刘国强、整机放行人员叶法军、马亮和徐新斌。大家了解到这名担架旅客是我公司的一名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乘务员,在几天前的上班途中不幸遭遇车祸,需要到北京接受治疗,在公司各部门的协调下,今天乘坐本次航班。

飞往北京的飞机预计上午11时落地。1030分,叶法军师傅嘱咐徐新斌再次检查一下拆装座椅和担架的工具设备以确保万无一失。1045分,值班领导刘国强带领大家到达201机位准备。飞机准时落地,指挥飞机滑入机位后,四人拿着工具设备依次走到客舱后部开始工作。

刘师傅和叶师傅对着马亮和徐新斌只简单地说了声“开始吧!”,大家便迅速拿出工具、全心投入工作中。由于工作部位是在客舱后部,空间极其狭小,而且过站时间比较紧张,为了不让航班延误,就需要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拆座椅装担架的工作,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丝压力。空间不够大,我们就脱掉棉衣趴在地板上。时间一分分过去了,汗水从额头上不停地往下淌……大家娴熟地相互配合着,终于把后面三排座椅拆了下来。客舱里的全体同志们迅速把座椅搬出飞机,并收拾好座椅的附属部件,紧接着开始第二道工序——装担架。飞机在空中很可能遇到气流颠簸,为了减轻病人不必要的痛苦,所以固定担架必须相当牢固,在空中不允许发生震动与滑动。首先通过地锚将担架与客舱地板连为一体,但这还不能够让病人使用,接着刘师傅和叶师傅又将绷带穿过担架上的固定环,用尽全力把担架固定牢固。检查担架可以使用后,大家清点工具无误,赶紧走出机舱。全身已经被汗水湿透的大家被迎面吹来的寒风刺激的只打冷颤。

这是一次极其普通的航班保障,就像是山西维修部航线部机务维护人员已经无数次面对过的航班一样;这又是一次“特殊”的航班保障,飞机带着全公司员工的祝福飞向北京。看着滑向跑道的飞机,我们真心地祝福这位年轻的乘务员身体早日康复,重新回到她熟悉又热爱的工作岗位。

(文:徐新斌,图:何平)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