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潘云飞)近日,内蒙空管分局综合业务部与技术保障部技术人员驱车前往鄂尔多斯机场甚高频台进行无线电干扰排查。通过几天地毯式的搜索排查,最终锁定由于紧邻机房的公寓楼内数字有线电视电缆破损,射频信号泄露,对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频段造成无线电干扰。
近期内蒙古空管分局区域管制室反映鄂尔多斯甚高频台121.5、120.5间断性背景噪声干扰。由于干扰间断性发生,并非持续,这给干扰排查带来极大的难度。
分局技术人员利用两天的时间首先对该甚高频台的室外电磁环境进行了分阶段、长时间的频谱在线检测,未发现异常干扰信号。根据以往无线电干扰排查的经验,由于调频广播频段与民航甚高频频段相邻,加之其发射功率较大,其互调或杂散产物经常落入民航甚高频频段造成干扰。分局技术人员对该甚高频台周边的2个调频广播发射台的频谱进行了现场电测,也未捕捉到干扰的“元凶”。
这给排查小组出了难题。
“室外查不到就转到室内试一试。”有多年无线电干扰排查经验的马师傅说。
排查小组转变思路对机房内的电磁环境进行电测,突然发现频谱仪内,民航甚高频频段内出现了多个干扰信号。干扰信号找到了,但“元凶”是谁,技术人员带着兴奋对机房所在公寓楼内的所有电器设备进行了逐一关机对比电测。电梯、消防监控、摄像监控等电器设备逐一排除后,仍然一无所获,干扰排查陷入了僵局。技术人员的脸上露出一丝失望与泄气。
技术人员突然想起该楼内有一部公安系统使用的集群系统。虽然该设备已关机停用,为了保险起见,技术人员决定再对其“审查”一番。在定向天线指向该集群设备时,频谱仪内显示出了多个干扰信号落入民航甚高频频段内。经排查虽然该设备已关机,但未断电,其内部仍有杂散辐射,彻底断电后该集群系统辐射出的干扰消失。
虽然查出了一个“元凶”,但机房内的干扰信号依然存在。真正的“元凶”仍然“逍遥法外”。
已经是第四天了。中午快一点多时,技术人员没有心思吃饭,继续排查。为了锁定干扰源,技术人员采取将衰减加大降低仪器灵敏度的方式,使得频谱仪在靠近干扰源时才会检测到信号的方式,进行干扰源目标的锁定。最终锁定了“元凶”就在机房隔壁的公寓房间内。对屋内电器电测后,最终发现房间内数字有线电视电缆损坏,造成射频信号泄露,对民航甚高频段造成干扰,联系相关用户换掉损坏的有线电视电缆后,机房内的干扰信号彻底消失。“罪魁祸首”终于查出了。排查小组的技术人员脸上露出了一丝丝微笑,这时才想起了还没吃午饭,已经快下午两点了。
无线电干扰让民航不堪其扰,甚为头疼,可谓是久治不愈的“顽疾”。要想治好这一“顽疾”,空管部门要联合有关管理部门“对症下猛药”。之所以称之为“顽疾”,一方面是因为这一现象屡禁不绝,时有出现。排除了这个频率的干扰,就可能出现那个频率的干扰;A地解决了问题,B地可能又出现,可谓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每次的无线电干扰源都可能“推陈出新”,不断刷新着技术人员对无线电干扰的认知。除了违规电台、大功率无线通话设备等常见干扰源之外,一次次排查出的干扰源不断丰富着技术人员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