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暑运长,一线服务保障忙。在重庆江北机场,一直活跃着一支高效率的保障队伍——国航重庆地服部站坪保障客梯车分队。整个夏季,他们都一直忙碌在机坪上,日复一日地在高温里值守,热浪里穿梭。近日,一道来自部门的通令嘉奖,好似一捧清泉,给这个战斗在高温里的团队带来了丝丝清凉。
嘉奖令对该团队全面承接并实现国航系航空公司(山航、深航、藏航和澳门航)在重庆机场的客梯车保障业务的平稳过渡给予了表彰。嘉奖令指出,自2016年2月1日以来,面对时间紧迫、人手短缺、设备不足,高峰保障压力凸显以及春运增量叠加等种种困难,他们勇挑重担,克服困难,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生产运行目标,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实现了客梯车保障业务的快速、平稳过渡,运行保障能力和质量得到了分公司的高度肯定,赢得了国航系航空公司相关各方的高度赞誉。
对此,站坪保障项目经理刘强表示,辛劳之后有回报和鼓励,我们倍感欣慰,但这份荣誉更应该颁给地服部这个集体。因为成绩的背后,不仅浓缩了部门全体员工6个月来的日夜艰辛,更凝聚和彰显了整个团队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
坚定信心 迎接新挑战
2015年11月底,分公司接到重庆机场集团信函,由于机场特种车业务保障压力增大,商请自2016年1月起全面移交国航系客梯车保障业务至分公司。分公司与机场有关各方经过多次协商后,决定于2月1日起全面承接业务。无疑,这一重担压在了地服部的肩上。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眼看春运即将到来,又面临时间紧、人手不够、设备不足等困难。”
地服部领导班子坦言,“但即便再艰难,我们也要排除万难,啃下这块硬骨头。”
在挑战面前,从分公司到地服部,再到站坪保障客梯车团队的每位员工很快就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这是一场硬仗,是攻坚之战,更是荣誉之战,我们不仅要打,还要打得漂亮;这是一块硬骨头,不仅要吃,还要吃得干干净净。动员会后,地服部多次召开会议,就如何顺利、安全做好承接过渡工作进行研讨,最后明确了“保障生产运行、实现平稳过渡”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保障正常生产、落实人员设备、以干带练培养驾驶员这三条行动路径,并立即部署实施。
凝心聚力 解决大难题
特种车辆设备不足,特种车驾驶员短缺的现状,成为困扰地服部领导班子的最大难题。“申请多少人员,添置多少设备,都需要客观分析,量化指标。”地服部分管站坪项目高级副经理张洪涛说。为此,地服部随即展开了调查研究。
经分析认为,分公司负责国航、深航客梯车保障业务,共有客梯车8辆,手推客梯车(非电动)2台,客梯车驾驶员15人,每班5人,每周保障航班量平均超过400架次,最高达452架次。尤其是在6:30—9:00保障早高峰时段,资源调配已显得捉襟见肘。若承接国航系其他航空公司客梯车保障业务,早高峰保障航班增量达10架,每周航班进出港保障量净增330架次。鉴于机场廊桥已处于完全饱和状态,新增航班保障量均需远机位保障,客梯车保障业务量几乎翻番。经测算,高峰期客梯车保障航班量将由目前11架/小时增至15架/小时,远远超过了生产保障能力。最后,通过对现有客梯车保障业务、客梯车驾驶员使用分配情况进行梳理,综合承接业务的增量测算,以及T3转场运行的影响因素,地服部测算出了15名人员和5量客梯车的需求增量。
为了尽快满足人员、设备需求,一方面,地服部向分公司人力资源部和综保部寻求支持;另一方面,积极与国航地服部沟通协调客梯车资源。国航地服部雪中送炭,调剂了5台新客梯车,以解分公司燃眉之急。在国航及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生产资源陆续得到解决。
同甘共苦 啃下硬骨头
就在部门想方设法解决人员、设备难题的同时,客梯车保障团队的每一位员工却早已自觉扛起责任,自我加压,以默默的付出支撑着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行。
你们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了!有没有信心?有信心!誓师会上,一声声有力的铿锵誓言,就像一道道军令状。“每位员工拍着胸脯,下决心做承诺,让现场所有人都深受感动。”忆起当时情景,刘强仍记忆犹新。
“辛苦怎么办,咬咬牙坚持。工作节奏快起来了,我们想出了“苦中苦”的生产模式——每班5人,均有3人轮流接班,确保每天8人在岗在位。”张洪涛说,“在忙的时候,一个人要平均不间断地保障20余个航班。这意味着员工不得不放弃更多休息时间投入战斗。”
工作时间延长,怎么保障安全?“下班不喝酒、早休息,上班期间多洗冷水脸,绕车走一走,想办法让自己保持清醒,给自己绷紧安全弦。”
驾驶员杨林道出了这个集体的共同做法。不仅如此,部门值班人员也尽量进行时间和精力倾斜。项目经理刘强、支部书记张磊更是经常起早贪黑地工作在一线,与团队奋战在一起。
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他们还要负责带徒弟,培养新驾驶员。“保障生产与培养人员同步进行。既要负责理论教学,又要负责实际操作指导。初期,基本上利用休息时间见缝插针地开展;熟练了,就边跟车出任务边训练指导。”
领班兼师傅谢鹏这样谈及训练工作难度,“新来的驾驶员安全把控压力大,容易紧张,培训时既要注意操作规范,还要进行心理疏导。”直至师徒双方都认为技术过关才能申请“放单”考核。而每一次考核,都是刘强亲自进行。他说,安全马虎不得。严格把关就是对安全负责。我要求他们,每次出任务都要当作第一次去对待。据了解,在人员带培上,他们利用休息时间以干带练贡献2400课时, 培养出9名合格驾驶员。
6个月时间,期间历经春运,共计180天的日夜奋斗,无一人请病事假,无一人申请工休,无一人提出调班申请,未发生一起不安全事故。这个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记者手记:
迎难而上是一种优秀品质
这是发生在国航重庆分公司站坪保障的嘉奖故事,6个月180天的平凡坚守,客梯车保障团队无一人请病事假,无一人申请工休,以任劳任怨的付出书写了漂亮答卷。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在这场攻坚战里,面对挑战与压力,部门想办法出思路,沉着应对;面对翻倍的工作量,站坪保障客梯车团队不惧艰难,迎难而上。这个集体以实际行动为国航争得了荣誉,诠释了国航人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国航人的坚韧品质。敬业奉献的劳动值得肯定,迎难而上的品质更应该赞美。它是一种勇气、一种劲头、一种精神、一种能力,如精彩的故事一样打动人心,它更是国航人的精神财富,理应倍加珍惜,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