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一起事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那就是8月28日,国航重庆的CA4169重庆至北京航班上,一对情侣旅客因为在机上发生争吵,在女方出手打了男方几个耳光后,男方一怒之下跑到后舱,准备打开舱门跳机。幸亏当班的乘务员和安全员,手疾眼快,胆大心细,快速的制伏了该男子,及时果断制止了一起可能出现的机上不安全事件。
从这起事件的发生,让我们一直高度关注的航空安全再次切入了新话题。作为一起机上干扰事件,两个当事人都受到了处罚,女旅客被罚款200元,男旅客被行政拘留15天。但是这个机上安全事件背后,让我们不得不再次思考,航空安全在面临着怎样的安全压力?
通常我们要防备的是那些恶意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机上破坏。这是空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是随着飞机座位交通工具的普遍使用,空防工作将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最近几年,包括机上醉酒旅客、机上吸烟旅客、机上生病旅客等等,他们也给航班的安全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更有甚者,第一次乘机旅客对飞机的不熟悉也会对航班安全造成威胁。一个乘务长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位第一次乘坐飞机的旅客,因为航程中间想上厕所,当时乘务组正在发餐发水,他一个人不知道厕所在哪里,就一路走到客舱的最后面,然后伸手去准备打开客舱门,他以为那是厕所门。幸好,乘务组的安全意识非常高,后舱的乘务员即使在发餐发水时也是随时在监控着后舱的一举一动,才避免了一起因为旅客寻找厕所造成的航空安全。一个旅客无意识的举动,都有可能给航班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要是旅客把舱门打开了,那后果真的不可想象。
其实,客舱里的各种标示都非常清楚。但是国内的旅客的习惯,很少去自己认真仔细查看,通常是询问,再次是自己直接动手探索。在没有认真查看的情形下,摸索和探索都是一种危险行为,特别是在万米高空的狭小客舱里。对于常坐航班的旅客来说,多少都会了解一定的航空知识,也会非常配合乘务组提出的要求,因为说到底,航班不安全,是关系到整个航班的事情,是关系到机上所有旅客的事情,配合乘务组和机组的要求,是事关安全和众多人命的大事,在生命面前,所有的要求都必须要认真配合和遵守。
再一点,当我们要乘坐包括航班、火车等交通工具时,作为旅客需要一些公共素养,比如不再公共场合高声喧哗、吃东西,因为影响的不是你一个人。再回过头来谈这件情侣机上吵闹跳机事件,他们都没有在公共场合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女方能少说几句,如果男方能理性一点,就不会出现后面的事情,当然,在这件事上,看似男方已经做了让步,做了忍耐,在女方打他耳光的时候,没有选择还手,但是他选择了更为过激的跳机方式,比还手更让客舱处于危险之中。当然,如果两个人能分清场和、冷静处理,也不至于在飞机上闹起来。千言万语一句话,出门在外,在公共场合,要有素养,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让所有人都处于危险之中,冲动没有后悔药,危险没有事后弥补的可能。
事实上,现在的航空公司,关于安全的规章、关于安全的学习都是常年如一日的很抓不懈。但是万米高空上的安全,有着若干不确定的因素,航班会因旅客的各种突发情况备降、返航,希望旅客不要有这样的认知,安全只是航空公司应该负责的事情。当你在航班上,你也要认真观察、仔细留心,和乘务组、机组一道,共同维护好航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