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陌生岗位-------岗位/工种:特种车辆司机

          十分钟的短暂相会

         

寻找陌生岗位-------岗位/工种:特种车辆司机

十分钟的短暂相会

      描述:在飞机大修的过程中,无论是将飞机拖到试车位试车,还是试飞,抑或是出港,用拖车拖飞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负责驾驶拖车的司机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总是坐在硕大的车辆里,他们总是不定时地出现在机库,他们拖运飞机往返于机库与机坪之间,他们是“移动”飞机的勤务兵。
      “塔台你好,四机位拖车叫。”
      “拖车,请讲。”
      “飞机从四机位机库到7#坪。”
      “可以出发。”
      刚过早上九点,崔明明已经开始拖第三架飞机了。拖车稳稳地停在一架国航波音737飞机前面,崔明明默契地和机械员打个手势,对方抬起拖把,崔明明启动车,用很慢的速度靠近飞机,熟练地踩下刹车,刚好是拖把能同时连接飞机与拖车的距离,接着插牢剪切销,挂上转弯销,一切准备就绪。两分钟后,机械员向他竖起大拇指,表示飞机的刹车已松开,崔明明点头,再次启动车,飞机开始缓慢地向机库大门外滑行。
寻找陌生岗位-------岗位/工种:特种车辆司机
      这套程序崔明明每天要重复十多次,赶上机库维修的飞机多,每天二十几次也是常事。
特种车辆司机的工作需要24小时待命,崔明明身边总离不开两台步话机,一台用于联络Ameco大修生产协调中心,等待飞机移位的指令,另一台用于呼叫机场塔台。Ameco四机位的特种车队加上他共3人,人少活多,最忙的时候连坐下喝口水的时间也没有。白天的忙碌之后,晚上的工作继续。很多飞机的试飞都安排在凌晨,要事先上好闹钟,在约定的时间准时将拖车开到指定机位待命。
      单从拖车硕大的外形,就知道操作起来不容易。崔明明说,当初学开拖车可费了番功夫。特种车辆的驾照要求很严格,先由老师傅带着,学习理论课程,再练习拖一些实物,之后才是现场实操,由师傅亲自带着拖飞机,累计拖运50架次后参加考试,通过考试才算正式上岗。崔明明记得最清晰的是第一次拖飞机,当时心情紧张又兴奋,在检查转弯销时,反反复复确认了很多遍。
崔明明每天钻进拖车的那一刻,心里就有一鸣警钟。拖车与飞机之间只有一个拖把的距离,任何不当的操作,都会导致拖把的脱节和飞机的失控,给飞机和自身安全带来危险,他和同事都懂这个道理,一旦握上拖车的方向盘,就把腰板挺直,眼睛睁大,高度集中。
寻找陌生岗位-------岗位/工种:特种车辆司机
      拖飞机时的转弯最考验技术,飞机与拖车的弯度不得超过起落架上刻度标识的90°红区警戒线。崔明明说,倒进尾库时最不容易,方向盘要打到底才能拖进来,弯度几乎接近90°临界点,年轻点的司机经验不足,就得重新再上一把。
      他印象较深的还是夜里拖着飞机去校对罗盘,这是飞机大修D检停场中规定的一项,对拖车司机来说是个纯技术活儿。校罗盘一般分为45°、180°和360°。夜里视线不好,机坪灯光晃得路面模糊,崔明明一边与塔台联系,寻找指定路线,一边观察转弯刻度安全线,将飞机拉到指定跑道区域后,再牵引飞机在空旷的跑道上原地旋转,一转就是一夜。这是一场无人看到的表演秀,其中的孤独只有司机们自己知道。
      拖一架飞机的时间大约10分钟,在这许多个10分钟的短暂相会里,崔明明和他的同事们默默陪伴飞机走过整个停场,迎接飞机入“住”机库,护送它去喷漆,帮助它完成称重、试车……直至亲手送它离开。在机库这个大棋盘里,飞机是棋子,拖车司机们每日忙进忙出摆放棋子,维护机库的布局和秩序的同时,也守护着飞机和机坪的安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