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场大院里,经常可以看到飞行员戴着大盖帽,扎着领带,右手拉着飞行箱,很多人羡慕他们是“天之骄子”,与蓝天为伍,与日月同行,金色的霞光在身边飞舞,脚下是一片锦绣河山…南航新疆分公司机长教员陆锦龙就是其中一员。谦逊严谨、温和坚定是43年的飞行岁月在他身上烙下的最深刻、最质朴的印记,是“平凡”机长教员最耀眼的光芒。
承诺是起落安妥的誓言
鸟儿依恋着天空,少年的陆锦龙心中便有一颗飞行的种子。1979年,陆锦龙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校顺利毕业后转入中国民航兰州管理局新疆区局第九飞行大队,成为一名飞行学员,圆了他的飞行梦。随后的三年,他凭借一身好品质,一手硬技术,成长为一名“四道杠”的通用航空专业飞行的机长,次年又升级成为飞行教员,当年陆锦龙仅有22岁。在十年的通用航空飞行生涯后,陆锦龙因工作需要转入南航,一飞就是三十多年。“每一次飞行都是一份责任,都关系到几百个家庭的幸福,我哪敢马虎。每当飞机平稳降落停下来,透过窗户看到旅客高高兴兴的离去,我心里感到很踏实。”对陆锦龙而言,保证飞行安全来自于每一位旅客安全顺利抵达目的地的承诺。为实现这一目标,43年来,陆锦龙从专业技术的研磨到美国、欧洲、国内珠海翔翼的模拟机上的训练,从一杆一舵的操纵到旅客的真诚满意,始终努力把安全飞行做到极致。在飞行安全系数的背后,是他上千次、上万次飞行体验锻造的精湛技能;是他一刻不放松、丝毫不松懈的严谨工作作风,是他平时就已养成的强烈责任感。他说,“飞行43年,每一个技术要领我都要成百上千次的练习,这些技术动作已经融入我的血液中。”
底色是描绘敬业的基础
对陆锦龙来说,飞行员的“三个敬畏”最基本的要求是恪守尽职,将责任心作为一种本分。将本分融入到每一次飞行任务的点点滴滴,融入“忠诚南航、奉献社会”的追求之中。1995年,公司安排他从苏制飞机改飞英美制波音飞机,陆锦龙克服了英语基础差的困难,和同事一起,在理解的基础上死记硬背,加班加点,终于顺利的完成改装任务回国。1998年至2002年,陆锦龙先后受公司派遣支援兄弟单位完成带飞和生产任务,每次都是不折不扣的完成飞行任务。陆锦龙不管面对怎样的飞行压力,不仅躬身践行一名机长教员的职责,更展现出一名民航人的风采,带给旅客和身边人如沐春风般的温馨。
在工作的业余时间里,陆锦龙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老年书法辅导教学和交流活动中,作品《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获得了书画联盟优秀奖;他积极写稿组稿,稿件被文摘报、中国民航报、空军报、航空时报、南航画报、新疆广电等多家媒体采用。2002年,陆锦龙自费出版发行了散文集《乡韵》上、中部,《乡韵》下部收集了138篇作品,已经进入了后期的文字校对阶段。
传承是传道授业的信仰
陆锦龙带教过的飞行学员大多已成长为成熟的机长和教员,如今是检查员的薛杨回忆起被带教的时光,用“认真严格,细心体贴”形容陆锦龙。多年的教学生涯,陆锦龙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他尽量减少“教”的环节,增加“带”的内容,坚持与学员同学习、同训练、同进步,要求学员做到的,自己以身作则先做到;要求学员掌握的,自己首先先精通。
43载,陆锦龙共带飞两种模拟机初始、升级、复训176个组,350多人,没有一个学员因带飞质量问题被“退货”和“加餐”现象的发生。他带飞的所有组员100%的通过率。陆锦龙共安全飞行30000多小时,荣获国家民航总局颁发的铜奖、银奖、金奖和功勋飞行员荣誉称号。并且还获得了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授予的最高级别八级飞行员称号。陆锦龙除了业务荣誉以外,还多年多次被分公司、飞行部授于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工会优秀积极分子、优秀通讯员、中国民航报优秀业余记者等。
陆锦龙的成绩与平凡坚守,书写着对无数旅客最温暖的守候,记录着他对人生价值观的不断追求。
(南航新疆分公司通讯员: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