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千万级机场远程机坪管制室落地建设

2020年末,白云机场远程机坪管制室(一期)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成为全国首家通过远程机坪管制室项目竣工验收的千万级机场,为即将开展的运行验证打下坚实基础。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下简称,白云机场)作为国内三大国际枢纽机场之一,2019年旅客吞吐量7338.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92万吨,分别排名全球机场第11位、第16位。
高速增长的需求带来的不仅仅是重大发展机遇,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带来的同样有机场运营管理能力和机场硬件扩容的压力。
多源高效整合,织起机坪完整地面防护网
机坪管制不仅承接了机场本身的沟通协调职能,更多兼顾了空管的管制职能,面对高速增长的航班量和地面保障资源,已无法单靠人来协同和指挥,而加大技术的投入、解决协同部门信息快速共享,是降低管理维护成本和促进区域资源整合,有效提升对机坪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的核心。
白云机场远程机坪管制室在实现对机坪全面智能化、精细化管控的信息化建设中,搭建了实时音视频交互传输与远程安全监护的可视化协同管控平台,该平台的构建基于分布式系统的应用,确保有效提升白云机场整体运行效率。
从机坪管制与地空协同保障各业务环节进行衔接的实际需求出发,分布式系统支持HDMI/DVI/VGA/SDI/DP等模拟或数字标准接口协议,可实现飞行区、空管CDM、航班信息、气象、地勤等相关业务板块平台的无缝对接,多源数据接入远程机坪管制室并形成信息综合,改变了过去空管、机场在航班运行管理上“各自为站、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保留自身管制特色基础上,向机场管理体系对接和靠拢,与机场各保障单位形成合力,实现对机坪协同运行管理。尤其在面对大规模信号交互情况下,系统还搭载了ASE计算机屏幕编码技术,实现在一条千兆网络上传输50路4:4:4高质量信号,保障机坪管制高效、稳定、安全运行。
实时健康运维,筑牢系统安全运行后盾
机坪是机场运行保障最为复杂和关键的场所,随着机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机坪多跑道、多滑行道、多航站楼等布局更加复杂,不仅给机坪管控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也对远程机坪管制室分布式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出更高的要求。
智能化的运维管理平台,从系统整体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出发,针对系统“整体风险评估、负载情况、单元模块故障位置原因排查、用户使用状况”等各项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结合直观可视化管控界面,实现对分布式系统的统一管理和监测,及时响应和处置系统告警,保障分布式系统的7*24小时稳定运作。实现机坪保障与空管指挥之间的有效对接,确保航班正常放行率、飞机靠桥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机坪运行效率。
同步无延时上屏,打造机坪管控“一张动图”
白云机场现有3条跑道、15条滑行道、200多个机坪道路交叉口,在繁忙时段同时有近3000台保障车辆在机坪运行,大型机场交通流量大、密度高、冲突复杂已是常态化,加之由于监控零散,机坪不可视盲区现象的交织存在,无法满足机坪管制人员对机坪大场景的整体通视及安全运控的业务需求,给机坪管制人员进行机坪管控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改变传统目视及物理塔台模式,有效解决机坪管制视线盲区,分布式系统采用更为灵活的IPC摄像头作为前端信号获取设备,支持国际GB28181标准,在远程机坪管制室便可轻松获取机坪任意摄像头画面及声音,并基于全景视频任意拼接且点对点超高分上屏、无延时同步显控技术,打造机坪管控“一张动图”,实现对机坪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实时超高清可视化,对机坪进行全面智能化、精细化管控,有效减少人为设置的潜在冲突点、提高容错性。
高效便捷操作,满足人机交互多样化需求
远程机坪管制室可视化平台,有机融合对接了多元信息系统业务模块,做到通盘考虑地面保障各环节衔接,最大限度发挥机坪管制在航空器运行地面环节最前沿的这对平台可视化操控页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分布式系统功能强大丰富的OSD菜单(on-screen display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兼顾考虑业务模块布局设计要符合业务操作逻辑的同时,确保管制员在使用时间的个性化操作需求。分布式系统通过对接入图像信号进行IP编解码方式,可实现多源接入数据的多机同屏呈现,支持单个坐席显示器可同时管理9个场景,单场景内支持多达8个不同业务桌面同时展示并可进行接管操作,且多视窗模式下双击即可缩放任意单个视窗。突破性解决了“一屏多机”坐席操控难题,兼顾考虑了机坪跨平台跨网段不同业务系统接入的数据共享性,管制人员业务交互性协作与人机界面操作舒适性,实现丰富坐席管理职能及提升管控效率。
结语:白云机场远程机坪管制的成功落地建设,成为全国首家通过远程机坪管制室项目竣工验收的千万级机场,不仅实现了对机坪航空器运行的精细化管控,降低管理维护成本,促进区域资源整合和有效提升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更为白云机场向国际化、智能化的世界一流远程塔台指挥模式迈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