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青)根据西北空管局及空管中心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为了深入贯彻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团结动员群众,为我局“十四五”规划打造基础,为空管中心坚守安全底线凝聚力量。区域管制中心二室李青同志带领大家学习有关于“半部电台”的故事。
在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土地革命战争馆里,陈列着一部电台。这部电台发报机已坏,只能收报,不能发报,就像一部电话,只能接听,却打不出去,可谓“半部电台”,然而在锈迹斑斑的开关旋钮和布满尘垢的变压器、线圈之后,隐藏着一个传奇的故事:这部有着传奇色彩的电台,是在1930年12月底,由红一方面军从敌人处缴获,他也是红一方面军的第一部电台,在红军一次次战役中“屡建奇功”,并与党和国家的通信事业和新闻事业密切相关。拥有了这“半部电台”,对于红军部队来说,极其珍贵,它对于及时获取消息、便于组织各地区部队配合行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曾任无线电队队长的王诤后来回忆:“经修复使用后在对敌侦察上发挥了不小作用。”,当时国民党部队每到一处,用电台联络时,都先问对方在何处,以便确定位置,且联络都用明语,这等于不断地向红军报告部队的行动和部署。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开幕。新华通讯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于当天成立,并首次以红色中华通讯社的名义通过红军的无线电台播发新闻。
红军的这些电台使得红中社有了建社的技术保障,打破了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新闻封锁,宣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个新型的通讯社的诞生。从此,中国共产党及其所代表的中国劳苦大众的声音,以及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伟大革命的消息,通过红中社发出的电波,越过万水千山,传向全中国、全世界。
红军的这“半部电台”一直没被丢弃。它陪着红军战士走完了漫漫长征路,在一次次战斗中立下大功。由“半部电台”起家的人民解放军通信事业,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支以多种专业部(分)队组成的专业技术兵种,在作战、抢险救灾以及支援国家建设中,出色完成了各项通信保障任务。
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台,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红军战士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精神寄托。如今,这部电台已融入历史,但它承载的精神未流逝,在新时代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