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重在重读 ——《活着本来单纯》读后感

        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它禁得起岁月更迭及人事变迁,无论何时与之相遇,都会汲取到你想要的能量。当心情处于低谷的时候,或者突然失去方向的时候,亦或是开心过头的时候,我都会重新翻阅经典,读一些有温度的书,就比如丰子恺先生的《活着本来单纯》。

        这本书收录了丰子恺先生的经典散文和部分漫画,当你翻开的时候,真的能感受到一种如沐春风如饮甘泉的自由,就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朱自清曾这样形容丰子恺“你的文和画就像一首首小诗,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咂着那滋味儿”;林清玄说“从丰子恺先生那里,我学到了朴素”;巴金曾赞赏他“我的脑子里有一个丰先生的形象,与人无争、无所不爱,有着一颗纯洁无垢的孩子的心”。正如很多名人赞誉的那样,丰子恺用他貌似简单的漫画及平实易读的文字,诠释了最真诚最扎心的人生哲理。 

        在我还年少的时候,家里就摆放着丰子恺的书。那时候的我天真烂漫,面对着丰子恺的漫画,觉得很逗趣儿,处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初级境界。我当时想,这个叫丰子恺的人画画儿的时候,一定是在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面对着最清澈无污的大自然,潇洒地挥毫泼墨吧,否则怎么能绘制出如此简洁却意义绵长的生动画卷呢?他只需寥寥几笔,那些长着简易五官,没有经过滤镜美颜的可爱面庞就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从他的笔端,我看到的全部都是干净的心灵,不沾染尘世间的污浊,有的只是孩童般的活泼与美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所谓的什么都看不惯的年纪,当自身价值判断与现实走向不能完美重合的时候,我又一次一遍遍地翻看丰子恺的书。那个当下,我看到的是“贫女如花只镜知”的无奈;看到的是“种瓜得瓜”的必然;看到了“东京某晚的事”中,主人公所憧憬的美好状态;更看到了“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意境……那时的我面对先生的书,自觉是能够由表及里触及核心价值观的,自诩达到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中级境界。一壶清茶,两把藤椅,先生用饱蘸着人世间丰富情感的笔,轻轻地安抚着我们或不安或不解或不甘的心。不可否认,他具备极强的共情能力,他赋予了文字和漫画神奇的魔力,能够一瞬间把你拉进他的世界,让你忘记乱七八糟的负面冲击,重新捋顺如尘的敏感的细腻的心灵。就好像在伤口上帮你贴上一片创可贴,而且是卡通造型的,不仅疗外疾且能治内伤。

        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所谓赤子之心,其实就是孩子般纯洁无疵的心,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初心。不忘初心,才能不被动、不盲从、勇于打破既定的习惯,从而心无旁骛地走在同伴稀少但方向正确的道路上。

        现实中存在着一部分很奇怪的成年人,他们喜欢或是习惯了假装,装有品位,装有能力,装有学问,装有财富……而丰子恺先生则恰恰相反,他推崇的状态是很原始、很真实的,不会被任何权势或其他什么所蒙蔽,一如最初我们每个人本真的模样,也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高级境界。

        此时此刻,再一次翻开丰子恺先生的书,我看见的有他宽仁隽永的风度,有他纯朴平易的风范,有他大道若简的智慧,更有他天然有机的童真……

        如果我们这些成年人,在面对着大千世界时,能够多一些自然,少一些做作;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欺瞒;多一些淡泊,少一些市侩,对待生活的态度就如同这本书的名字一样——“活着本来单纯”,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乱象时,能沉静下来问一问自己的本心,问一问自己像孩子一样无邪的真心,也许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熟吧。

        适逢丰子恺先生诞辰123周年,仅以此文敬献给先生,感谢他和像他一样大师们,将他们对世间万事万物睿智通透的见解,不吝分享。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