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两航起义”精神
--纪念我的爷爷胡理昌
我是胡翔宇,现就职于民航黑龙江空管分局。7月14日至16日,观看了中国民用航空局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策划的《一九四九两航起义》。纪录片中的胡理昌同志(时任香港启德机场中航地下党支部书记)就是我的爷爷。通过这三集系列片,使我重温了“两航起义”的历史、回顾了爷爷那一代人的坚定意志与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新中国的民航事业历经了艰苦创业阶段、发展建设阶段、高速发展阶段,是几代民航人用生命、用青春、用热血、用坚定的航空信念所铸就的。“两航起义”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政治品格的传承与发扬,正是“当代民航精神”的源泉与写照。
一、划破夜空 震惊世界的壮举
年少时,我就听着家人讲起“两航起义”的故事。1949年11月9日,12架飞机从香港启德机场起飞,历经8个小时的紧张飞行,成功飞回祖国大陆的怀抱,加入到新中国民航的行列中。多年后,爷爷对那个清晨的描述是这样的:“突然发动机的轰鸣声划破了夜空,震动了整个山谷,冲击着大海。守护人员的心提到嗓子眼,深情地望着蒙蒙发亮的上空,只见一架接着一架的银燕插入云霄,直到最后一架飞机在云层中远去,人们紧绷着的心一下子松了下来,一句话也说不出,有的饱含热泪瘫倒在地。此情此景用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出他们的爱国情怀”。爷爷还作过一首诗叫做《开航》,其中有这样一段“反动派的威胁利诱,夺不走我们的意志,反动派的阴谋诡计,动摇不了我们阵容,要求解放,要求解放,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子子孙孙,要浩浩荡荡走向人民的一边”。
我在诗中感受到了爷爷无比坚定的意志与信仰。如此深情,正因为那个举世闻名的起义时刻,同样也是爷爷青春记忆中最为绚烂的时刻。
二、飞向光明 践行初心与使命
爷爷是在1948年12月13日接到上级指示,随公司去香港潜伏在中航地勤人员中,接受任务内容为“隐蔽精干,团结组织宣传群众,必要时与敌斗争(把基地拖在香港不去台湾),准备早回归祖国参加新中国建设”。于是他便开始了紧张的潜伏工作,向群众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反对迁台,准备回到祖国怀抱”,发展党员与党的外围组织秘密进行起义前的政治斗争,为“两航起义”做好全面铺垫。
北飞成功后,香港启德机场仍停留着“两航”飞机71架,爷爷同支部成员和工会核心小组带领在港技术人员继续与国民党特务周旋,在港英当局特警的监视下,开展了著名的“护产运动”,护产的过程十分艰辛,爷爷曾在日记中说:“那时,不仅与敌斗,还要与台风斗”。最终,爷爷在与香港市委海员工会的地下党“海鸥”同志共同配合,终于将“两航”在港资产,通过“南船北运”的方式经台湾海峡,分批秘密运回内地。
三、隐蔽战线 用生命诠释忠诚
“两航起义”不同于那些与敌人正面斗争的公开战场,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隐蔽战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斗争条件十分艰难,地下党组织是在特务的监视下秘密开展活动。在港期间,中航基层党支部由最初的党小组3人,发展到后来的10人。从一开始的秘密宣传“不去台湾孤岛”,到后来陆续渗透起义思想,在这段时间里,密电、隐蔽接头、秘密发展党员、单线联系、投递匿名信、传播宣传资料……谍战剧中所见到的桥断都在真实上演。
1949年9月11日,爷爷按上级指示成立了“港九民航职工总会”,并在工会人员中组织成立了“核心领导小组”,他在日记中这样说“为了使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地下党支部手里,经上级指示,决定组织工会核心小组,这个组织在起义时将成为基层行动核心,工会核心小组既是北飞前占领机场所有地面设备、仓库、车间、厂房、飞机、跑道的群众带头人,也是北飞后护产、内运、纠察、复员的群众带头人,更是起义中党联系群众的纽带”。
四、传承基因 赓续红色的血脉
爷爷15岁开始学习组装、维修飞机。为了不依赖外国人,不到20岁就开始自学了英文、俄文,一生为国家翻译了大量飞机文献。1979年,爷爷用5个月的时间,翻译了26万字的“贝儿-212”直升机使用维修手册。原计划请外国人来翻译并指导使用、维修的直升机改为中国人自己翻译、自己使用、自己维护,大长中国人志气,为国家节省了一大笔外汇费用。爷爷热爱新中国民航事业,始终扎根一线,不计较职位高低,只想在基层,为国家基础建设出力。1963年12月,他来到哈尔滨进行机场建设,扎根祖国最北方,支援边疆建设。晚年的时候,爷爷一直在做民航史志整理工作,临终前在民航局“当代中国民航事业”编辑部负责整理编辑《当代中国民航事业》一书,是其中《机务维修工程发展史》部分的四位主编之一。他的一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劳模、先进工作者,荣获“三十年中国民航事业先进工作者”称号。爷爷去世时,有一封唁电这样写道:“他是香港两航起义的组织者、领导者之一,他对两航起义和新民航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爱祖国忠诚于党,是党的坚强战士”。
爷爷的一生是新中国第一代民航人艰苦创业的缩影,他们经受住了党和历史的考验,不辱使命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爷爷的那一代人,无论是面对敌人丰厚的工资、优越生活条件的诱惑,亦或面对敌人死亡的威胁,他们始终牢记初心与使命,盼望着早日回到新中国的怀抱,与祖国共同成长。如今,中国共产党历经了百年风霜洗礼,依然自强不息、蓬勃发展,“两航起义”精神的传承落到了我们新时代民航人身上。我们经历了黑龙江民航事业和黑龙江空管的发展壮大,从无到有、从旧到新的历程;经历了管制区域的调整、管制新技术的应用,先进的通导、气象设备投入使用。航班量的屡创新高、新空管中心的规划建设、哈尔滨国际航空枢纽的建设,为新时代的龙江空管人带来了发展机遇。赓续红色血脉,我们这一代民航人正在以奔跑的姿态前行,用决战的状态实干,为“民航强国”建设贡献应有力量。
策划:黑龙江空管分局党委办公室
作者:胡翔宇
审核:武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