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南空域飞行流量增长速度加快,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2.5%,给空管安全保障带来了巨大压力。西南空管局大力倡导安全文化理念,提炼并发展具有西南空管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主题,努力发挥安全文化凝心聚力、引领发展的作用。
民航强国,空管先行。如何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确保持续安全?西南空管局在“三年奋斗期”实践中,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积极探索内涵式管理之道,将安全质量监督与无后果违章管理相结合,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按章操作的规则意识,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安全文化建设之路。
近年来,西南空域飞行流量增长速度加快,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2.5%,给空管安全保障带来了巨大压力。西南空管局大力倡导安全文化理念,提炼并发展具有西南空管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主题,努力发挥安全文化凝心聚力、引领发展的作用。2009年,西南空管局党委作出了“三年奋斗期”的形势判断,提出要在接下来的3年里,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围绕空管安全“一个核心”,统筹安全运行与建设、发展改革与稳定的“两个关系”,防控西南地区管制运行、设备保障和自然灾害“三大风险”,应对西南地区存在的安全、建设、稳定、廉政“四大压力”,做到观念、责任、措施、建设和服务“五个到位”,实现西南空管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西南空管局坚持“以人为本”,以认同空管核心价值观、弘扬空管精神的员工群体为本,采取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等具体措施,重点抓好领导人才、管理型人才和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合理高效地整合系统人力资源,从而有效地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资质和能力建设上,西南空管局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的经验:重点把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准入关、训练和考核关、复训和升级关;对管制队伍,重点抓好教员、检查员和带班主任三类人员;对通信导航监视队伍,依据专业情况分清轻重缓急,抓好通信、导航、监视和动力人员的资质能力建设;对气象队伍,充分发挥西南气象工作特点,抓好预报、探测和设备人员的资质能力建设;从管理理念和工作作风养成等方面入手,加强航行情报人员的资质能力建设。
此外,在管理类培训、新员工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等方面,西南空管局围绕岗位职责、专业技能、操作规程、业务流程以及各专业的特点,以满足岗位需要、提高岗位人员业务素质为主要目标,开展了分类别、分层次、分项目、分标准的基础培训和特色培训工作,并重点抓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有计划地培养专家级人才和技术带头人,进一步增强人才队伍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自2010年开始,西南空管局大力推行安全质量监督,并在总结安全质量监督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好的做法上升为规范化、流程化的制度。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西南空管局发现每次检查得出的差错和违规数据都在不断减少。
虽然安全质量监督得到推进,但管制员违章却没有产生后果的事件屡有发生。西南空管局意识到,无后果违章背后潜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一旦违章造成了后果,就必然是责任事故。在他们看来,如果忽视对无后果违章的管理,受损的是良好的安全氛围,造成的是严重的安全隐患,动摇的是牢固的安全基础。2011年3月7日—6月4日,为期100天的故意违章无后果处罚专项整治活动在西南空管局展开,掀起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防范的安全文化管理高潮。
专项整治结束后,为促进无后果违章管理的规范化和常态化,西南空管局出台了《西南空管局无后果违章管理实施办法》,不仅对无后果违章处罚进行了规范,还鼓励员工自愿报告,并对在自愿报告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得到采纳的给予奖励。西南空管局坚持以过程安全观指导无后果违章管理,用运行质量监督这个新的有效的平台承载无后果违章管理,同时将“打击歪风”与“弘扬正气”相结合,以期实现安全运行的长治久安。
西南空管局局长李宗冀说:“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出现无后果违章的行为后,将自己的经验、教训主动告诉其他同志,就能警醒其他同志,使其不会发生相同问题。自愿报告需要勇气,但更需要对安全永不言弃的责任。”据统计,西南空管局累计开展无后果违章检查6477小时,发现各类违章行为68起,处罚相关人员73人次,提出安全建议108条。违章行为的逐月减少充分说明,无后果违章行为是可以加以管理并逐渐减少的,一个良好的安全运行氛围是可以通过管理加以引导和营造的。
前不久,CES2413航班执行兰州至成都任务,CES2341航班执行西安至成都任务,两机几乎同时进入成都进近管制区域。考虑到相似的航班号,又都是从同一方向进场,为避免机组误听指令造成冲突,管制员在指挥时实施了进场航线分离。然而,在指挥CES2341下到修正海压2400米保持后,管制员未按照相关规定及时修改CFL,导致CES2341雷达标牌上CFL仍然显示为3600米。随后,在指挥CES2413下降时,管制员发现这一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未造成飞行冲突。
事发后,管制员主动向上级报告。经调查,进近管制室在肯定了当班管制员对相似航班号的航空器进行进场航线分离的管制方法后,也对其未及时修改CFL进行了无后果违章处罚通报。随后,进近管制室组织全体管制员进行安全教育,让所有管制员都了解到CFL不仅仅是管制员对自己所发的高度指令的提醒,也是监控席管制员监控空中活动的重要参考。由此,一场关于更改相似航班号的合理化建议的讨论在这里展开。目前,这项建议已纳入隐患排查项目,由进近管制室风险管理小组及时启动了风险管理。
不仅是在进近管制室,在西南空管各个管制部门,随着安全文化建设的推进,管制员自觉加强风险管理的意识正逐步提高。从工作点点滴滴的改进中,从发现和解决一个又一个风险源中,一场全员参与识别风险源,人人争当安全监督员的安全文化氛围在西南空管形成。
在区域管制室管制大厅的展示板上,一份风险进程控制表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对11项风险源进行特别监控,并将风险源设定为高度风险、中度风险和低度风险3个级别。风险管理进程控制表将所有危险源置于动态管理中,也让管制员们感受到了风险管理的优势。区域管制室主任黄庆伟告诉记者:“从最初的100多项风险源缩减到现在的11项,我们管制员的工作习惯逐渐规范,管制员在工作中发生差错的概率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