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加强军民航防相撞工作,切实增强防相撞工作认识、履行防相撞工作职责、落实防相撞工作措施、把握防相撞工作特点,做好“十八大”期间飞行保障工作,北京区域管制中心从10月24日开始,特邀区域内军航各分区管制人员对我中心管制员进行军航空管专业知识培训,根据所辖区域军民航易发生冲突的地点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排查防相撞工作中的问题,帮助北京区域管制中心管制员学习、理解军航空管知识,了解军航管制工作程序,增强与军方沟通协调能力,进一步促进管制工作程序的完善、安全防范关口的前移、安全工作措施的持续改进,巩固了军民航防相撞工作成果。
北京区域管制中心党委高度重视军民航防相撞工作,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并得到军航相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从10月24日到10月30日,空军大同分区、空军石家庄飞行学院等航管单位已有三批军方管制人员来到区域管制中心为一线管制员进行军航空管专业知识培训。在已经完成的三次授课活动中,均由管制中心主任、副主任带队,并亲自授课,在增进了解、统一认识、化解分歧、协调顺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航班量的与日俱增,现有空域面积和航班数量,造成管制冲突数量和类型成倍增加,加重了管制指挥的难度和压力。现场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是提高空域利用率、缓解管制一线压力、保证军民航飞行安全的必备技能。
2011年12月15日“华北地区空域结构优化方案”正式实施,有效化解了长期困扰管制员的飞行冲突。但随着新航线的启用以及双向运行航线上偏置程序的实施,军民航管制员在实际运行中对有些概念的理解和调配理念出现了分歧,原因之一就是军民航对空域概念的理解、双方的飞行活动特点、调配理念不同而产生的。此次授课,军航各分区的管制人员向区域管制中心管制员全面、细致地介绍了其辖区内军航机场布局,以及军航飞行空域使用规律、部队训练特点,从军方的角度阐述了区内冲突热点,防相撞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军民航双方还针对彼此运行中遇到的难点、热点和疑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民航管制员们拓宽了知识面,增长了军民防相撞知识和思路;军方管制员则了解民航的指挥方式和调配思路,也切实感受到了民航管制一线安全保障工作的难度和压力,纷纷表示将在日后工作中给予民航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北京区域管制中心的军民航防相撞工作通过“军航授课、现场见习”、“军民航专题协调会”“军民航管制员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奠定了军民航沟通协调的基础,建立了有效的军民航防相撞工作机制,通过加强军民航联手,共同缔造安全顺畅的“天路”!
北京区域管制中心的军民航防相撞工作通过“军航授课、现场见习”、“军民航专题协调会”“军民航管制员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奠定了军民航沟通协调的基础,建立了有效的军民航防相撞工作机制,通过加强军民航联手,共同缔造安全顺畅的“天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