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现象有意思(第五期)“泰丰”是个怪物巨妖

      我们今天来说一说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的台风。台风大名叫台风,另一个大名叫飓风。命名不同权因产地不同,其实都是同一种天气现象。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就像香菜有的地方叫香菜有的地方叫芫荽一个道理。

      台风为什么叫台风呢?台风并不是进口词,它是出口转内销。“台风”的由来一种说法是缘自广东,它是广东话中的“大风”音译过来的;第二种说法是来自福建,於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云:“所云台者,乃土人见飓风挟雨四面环至,空中旋舞如筛”。闽南语“风筛”发音接近[fung tai],于是成了“风台”,最后成了“台风”。第三种说法来自台湾,荷兰人占领台湾期间,引用希腊神话中的怪物巨妖“泰丰”来给穿过台湾海峡的大风命名。在希腊神话中泰丰( Typhon )率群妖围攻神殿。众神一看不妙,乃四处逃走。宙斯化为鸟,阿波罗化为乌鸦,赫拉化为牧牛,裘林梭斯化为山羊,众神皆以动物之姿逃离。而在美国,飓风(Hurricane)依次来源于传说中的加勒比邪恶之神胡拉坎(Huracan),不论是台风还是飓风,不同的名字由来都指向一点:台风拥有极强的破坏力并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每一种说法看上去都很有逻辑也都经得起推敲,到底哪个命名的由来最接近真相?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开篇我们就提到了台风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说到它的破坏力我们不得不提一提历历在目的720郑州特特特(此处省略无数个特)大暴雨。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特大暴雨的降雨等级是怎么划分的。特大暴雨:1天(或24小时)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这边我们来看看郑州当日的降水,7月20日郑州24小时雨量数据552.5毫米。下午4点到5点之间,郑州国家气象站1小时雨量高达201.9毫米,这个降水量是香港黑色暴雨标准的3倍,也几乎是仅用一小时就达到了一天累计降水量特大暴雨的标准(以上数据来自“中国气象爱好者”)。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呢?

      回顾当天的气象资料,我们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次特大暴雨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2021年的第6号台风烟花。每年台风那么多,为什么烟花这一撒便是千年一遇呢?首先,在前几期中我们提到了副高的几次跳动同时带动着雨带和主汛期的跳动,北方的主汛期主要是在“七下八上”这个传统的汛期时段内。而今年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副高较往年更强更比,7月20日副高的脊线就位于辽宁和吉林附近。处于副高南侧的河南就暴露在湿润的东南风里了。单单是有了东南气流也难于千年一遇,这个时候台风烟花这个抽水泵就凸现出来了。它泵出来的东南急流,流速飞快,就像一个陀螺在一滩水里快速旋转往周围散发和输送水汽一样。另一方面,当时发展的已经足够强大的烟花因为离副高外围还较远,所以并没有受到副高南侧偏东气流的影响迅速西移,而是站定在太平洋源源不断地往中原大地输送水汽。简单来说就是烟花是个强劲的泵,没有副高催着它走,它就站在太平洋上往河南不断地泼水。当水汽进入河南,遇到太行山、伏牛山的阻挡,在山前持续抬升催化下烟花送来的水便化作持久的特大暴雨落下。

      我们来总结一下造成这次郑州特特特(此处省略无数个特)大暴雨的原因,首先是“七下八上”的气候背景;其次,也是我们之前几期提到过的今年副高的异常;第三,台风烟花这个水汽泵;第四,山地的抬升。也许还有更多的原因等待我们去探究和查明。在台风等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那么微弱,但是不断的去探究和追问“为什么”是我们目前能尽的最大努力,无法与之抗衡但可知其所以然,知其所然者,预之,避之,此乃追风少年之所求也。

来源:云南空管分局(张泽娇)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