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航企上海“短兵相接” 时刻资源获取不易

  商务和旅游 客源均丰厚的上海航空客 运市场,一直是航空公司们觊觎的“兵家之地”,这一次,原本在京沪广“各自为政”的国内三大国有航企,开始齐聚上海“短兵相接”。

  商务和旅游客源均丰厚的上海航空客运市场,一直是航空公司们觊觎的“兵家之地”,这一次,原本在京沪广“各自为政”的国内三大国有航企,开始齐聚上海“短兵相接”。

  昨日,总部位于广州的南方航空在上海为其新成立的上海分公司揭牌,而在此之前,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航,已经提前一步渗透进上海市场,分享传统由东方航空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上海市场“大蛋糕”。(相关报道

  此前,南航在上海市场主要是以基地公司的形式存在,而成立分公司意味着,公司将在上海拥有完整的市场、销售、飞行、机务等队伍,并执管自己的飞机,加大上海始发国内外航线的拓展。

  南方航空总经理谭万庚告诉记者,目前,南航在上海已投放运力38架,开通飞往广州、深圳、沈阳、长春、大连、乌鲁木齐、郑州、北京等地的30多条国内航线,以及从上海至名古屋、首尔、台北等多条国际、地区航线。不过,这些客机并不为上海执管,最多在上海过夜,而在成立上海分公司后,初期将在上海放置10架飞机,首批新增3架波音737-800型飞机计划于本月到位,投入运营上海至武汉、昆明、贵阳、广州、深圳等地航班,之后还将持续增加在上海地区的运力投放。

  目前在上海市场,传统以上海为基地的东方航空以及旗下上航的市场份额占绝对优势。此外,上海还有春秋、吉祥两家民营航空公司。在南航之前,中国国航近年也成立了上海分公司,还陆续开通了上海始发到巴黎、法兰克福的欧美国际长航线。而据记者了解,海航旗下注册在上海的全货运航空公司扬子江快运航空有限公司,也在申请扩大经营范围到客运,目前正在等待民航局的审批,一旦审批通过,意味着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上海市场,又将增加一家新的基地航空公司。

  多家航空公司相继“瞄准”上海,与上海航空市场的潜力不无关系。去年,上海虹桥和浦东两个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8279万人次,仅次于首都机场居国内第二;货邮吞吐量335万吨,居全球第三。根据上海市航空运输“十二五”规划,上海要基本建成亿万级机场体系,预计“十二五”期间,飞机起降架次、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9.6%、6.8%和9.5%。旅客吞吐量亚太地区排名前列,2015年力争达9000万~1亿人次,货邮吞吐量保持世界前列,力争达500万~550万吨,航班起降量2015年达86万架。

  不过,与首都机场相似,目前上海机场的航线时刻资源也很紧张,航空公司要想获得更多优质航线时刻也不容易。为此,上海机场也在加紧实施扩建,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客货运需求。

  据记者了解,上海浦东机场一号航站楼的改扩建工程预计明年下半年投用,将增加旅客保障能力和中转能力,满足年1000万人次的中转,预计年旅客保障能力由现在的2000万人次增加到3680万人次。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