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出台的有关空域管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作为试点的广东,低空空域分类标准于2011年年底前完成。2012年低空开放将开始推广,包括私人飞机在内的中国通用飞机的春天渐行渐近。
黑格尔有句名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随着百座级的ARJ21客机、国产小鹰500等民用轻型飞机、直升机的试飞成功,以及2011年我国低空改革工作正式启动,这一年,也被中国航空界称为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元年。
根据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出台的有关空域管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作为试点的广东,低空空域分类标准于2011年年底前完成。2012年低空开放将开始推广,包括私人飞机在内的中国通用飞机的春天渐行渐近。
亲历篇:
私人买飞机容易想上天难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飞天”梦想。截至目前,中国内地注册的私人飞机160架,其中15%属于珠三角的富豪;而根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通用飞机机队规模达到2315~3670架,其中私人飞机:保守估计达500架。但让国人感到尴尬的事:中国内地现有注册通用飞机仅1000多架,而美国却拥有22万架。
“买飞机容易,想上天却难上加难。”制约我国包括私人飞机在内的通用飞机发展的主要因素,很多人归结为低空管制。但随着2011年我国低空开放年的启动,广东作为全国首批低空开放试点省市,改革的时间表已排出:近期将在珠海海泉湾通用机场周边划设两个高度为1000米、半径为10公里的“报告空域”,到2012年下半年,完成珠海地区低空空域划设工作,并设立23个“报告空域”,批准设立珠海、阳江、罗定、柳州、梧州的五边航线。
田威新——中国第一个拿到私人飞机牌照的飞行者。目前在佛山电台工作的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佛山市雄鹰高清影视航拍有限公司老板,但作为首个吃螃蟹者,他的飞行梦依然未圆满,由于管制众多,使用成本高昂,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的飞机只是限于在地面滑行训练使用,鲜有真正冲上云霄。而由于找不到地方,至今他的私人小飞机都停放在院子里,经常引来附近孩子的好奇观望。他说,也许等到低空领域真正放开了,那一天他的飞行梦才算真正圆满。
审批难阻断私人“飞天梦”
1990年,当年正在喀什电视台当记者的田威新奉命前去采访小型飞机。表演结束后,田威新获邀登上飞机,上天体验了一把,从此一个飞行梦就在心中萌发。
2001年年底,他终于通过全部考核,拿到了广东省第一本民间飞机驾照。随即,他立刻向北航飞行培训中心订购了一架“蜜蜂3C”型飞机。
按照我国规定,个人购买飞机,除了需要拥有飞机驾照外,还必须要有由民航局颁发的飞机“国籍登记证”和“适航证”。在他之前民航局并未发放过一个私人飞机牌照。此后两年,田威新四次前往北京,多次递交资料,但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03年,田威新才如愿获得了飞机国籍登记证和适航证。田威新称,这是全国第一份颁给私人的飞机牌照。
但取得飞机牌照后,麻烦事还在后头,最初他考虑直接驾驶飞机回广东,但得知这次长途飞行途中要停四次,每次降落都要花费1000元,而且按照国家规定,他的私人飞机飞行前必须向民航和空军部门报批,民航管航线,空军管空域……心急的他把飞机卸成一堆散件,装在三个大箱子里,先用火车发送到广州东站,再从广州站雇车拉到高明。随后,他自己动手把飞机组装了起来。
2003年10月25日,买到了飞机两年后,他的小飞机第一次从高明的西江大桥腾空而起冲上蓝天。但田威新的飞行梦并未就此圆满。审批,是每个私人飞机拥有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深圳的的服装摄影师杨伟民自小便对航天航空技术特别着迷,虽然已过不惑之年,但他的“飞翔梦”却从未改变过。但是,对于一架动辄几百万元的私人飞机,杨伟民又“望而却步”。因此,他两年前便专门在宝安区新安街道租了一间工作室,自己DIY飞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发动机,他都自己购买和安装,最终只花了8万元,便造起了一架飞机“小马”。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伟民自制飞机“小马”最终“一鸣惊人”,在深圳郊区的一块空地首次试飞便大获成功,其飞行高度约为400米,在空中飞行20多分钟。
不过,要想让“小马”随时随地飞上蓝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杨伟民告诉记者,人人都有飞天的梦想,在深圳拥有一大批飞机爱好者,但是,即使是自制自飞的小飞机,在国内试飞都有许多限制,更别说是私人公务机了。“飞天前审批问题、飞行场地问题、飞机的停放和保养问题等,都是现实的问题。”杨伟民说。
中国低空开放将开始推广 私人飞机上天不再难
根据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出台的有关空域管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作为试点的广东,低空空域分类标准于2011年年底前完成。2012年低空开放将开始推广,包括私人飞机在内的中国通用飞机的春天渐行渐近。
黑格尔有句名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随着百座级的ARJ21客机、国产小鹰500等民用轻型飞机、直升机的试飞成功,以及2011年我国低空改革工作正式启动,这一年,也被中国航空界称为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元年。
根据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出台的有关空域管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作为试点的广东,低空空域分类标准于2011年年底前完成。2012年低空开放将开始推广,包括私人飞机在内的中国通用飞机的春天渐行渐近。
亲历篇:
私人买飞机容易想上天难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飞天”梦想。截至目前,中国内地注册的私人飞机160架,其中15%属于珠三角的富豪;而根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通用飞机机队规模达到2315~3670架,其中私人飞机:保守估计达500架。但让国人感到尴尬的事:中国内地现有注册通用飞机仅1000多架,而美国却拥有22万架。
“买飞机容易,想上天却难上加难。”制约我国包括私人飞机在内的通用飞机发展的主要因素,很多人归结为低空管制。但随着2011年我国低空开放年的启动,广东作为全国首批低空开放试点省市,改革的时间表已排出:近期将在珠海海泉湾通用机场周边划设两个高度为1000米、半径为10公里的“报告空域”,到2012年下半年,完成珠海地区低空空域划设工作,并设立23个“报告空域”,批准设立珠海、阳江、罗定、柳州、梧州的五边航线。
田威新——中国第一个拿到私人飞机牌照的飞行者。目前在佛山电台工作的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佛山市雄鹰高清影视航拍有限公司老板,但作为首个吃螃蟹者,他的飞行梦依然未圆满,由于管制众多,使用成本高昂,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的飞机只是限于在地面滑行训练使用,鲜有真正冲上云霄。而由于找不到地方,至今他的私人小飞机都停放在院子里,经常引来附近孩子的好奇观望。他说,也许等到低空领域真正放开了,那一天他的飞行梦才算真正圆满。
审批难阻断私人“飞天梦”
1990年,当年正在喀什电视台当记者的田威新奉命前去采访小型飞机。表演结束后,田威新获邀登上飞机,上天体验了一把,从此一个飞行梦就在心中萌发。
2001年年底,他终于通过全部考核,拿到了广东省第一本民间飞机驾照。随即,他立刻向北航飞行培训中心订购了一架“蜜蜂3C”型飞机。
按照我国规定,个人购买飞机,除了需要拥有飞机驾照外,还必须要有由民航局颁发的飞机“国籍登记证”和“适航证”。在他之前民航局并未发放过一个私人飞机牌照。此后两年,田威新四次前往北京,多次递交资料,但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03年,田威新才如愿获得了飞机国籍登记证和适航证。田威新称,这是全国第一份颁给私人的飞机牌照。
但取得飞机牌照后,麻烦事还在后头,最初他考虑直接驾驶飞机回广东,但得知这次长途飞行途中要停四次,每次降落都要花费1000元,而且按照国家规定,他的私人飞机飞行前必须向民航和空军部门报批,民航管航线,空军管空域……心急的他把飞机卸成一堆散件,装在三个大箱子里,先用火车发送到广州东站,再从广州站雇车拉到高明。随后,他自己动手把飞机组装了起来。
2003年10月25日,买到了飞机两年后,他的小飞机第一次从高明的西江大桥腾空而起冲上蓝天。但田威新的飞行梦并未就此圆满。审批,是每个私人飞机拥有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深圳的的服装摄影师杨伟民自小便对航天航空技术特别着迷,虽然已过不惑之年,但他的“飞翔梦”却从未改变过。但是,对于一架动辄几百万元的私人飞机,杨伟民又“望而却步”。因此,他两年前便专门在宝安区新安街道租了一间工作室,自己DIY飞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发动机,他都自己购买和安装,最终只花了8万元,便造起了一架飞机“小马”。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伟民自制飞机“小马”最终“一鸣惊人”,在深圳郊区的一块空地首次试飞便大获成功,其飞行高度约为400米,在空中飞行20多分钟。
不过,要想让“小马”随时随地飞上蓝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杨伟民告诉记者,人人都有飞天的梦想,在深圳拥有一大批飞机爱好者,但是,即使是自制自飞的小飞机,在国内试飞都有许多限制,更别说是私人公务机了。“飞天前审批问题、飞行场地问题、飞机的停放和保养问题等,都是现实的问题。”杨伟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