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冬)
直升机低空飞行,追捕逃犯;高层大楼着火,救援人员从天而降……
20日,上海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在上海直升机虹桥基地成立,展示新装备并进行索降飞行和直升机救援等“武艺”展示。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出席成立仪式并揭牌。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吴志明,市政协副主席李良园,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局长张学兵等出席仪式。
三架直升机分司警务救援和运输
目前,上海共有3架警用直升机,2架为轻型双发直升机EC135,另一架为中型双发直升机EC155;今年年底,第4架EC120轻型单发直升机也将交付使用。警方发放的资料显示,EC135可承载2名飞行员和6名乘客;EC155则可承载2名飞行员和12名乘客。
尽管有2架EC135,但分工不同。编号为31001号定位为“警务型”,主要担负空中巡查与指挥、侦查和追捕逃犯、空降突袭和安全保卫等任务,配备了红外数据传输系统、强光搜索灯、警用扩音器、索降系统等。另一架编号31002号则定位为“救援型”,主要担负城市消防、医疗急救、抢险救灾与环境保护、搜索营救等任务,配备了红外数据传输系统、救援绞车、应急浮筒和医疗紧急救护设备。运载乘客较多的EC155则定位为“运输型”,主要用于公务视察、贵宾接送、快速运送人员和装备运输等任务。
29个楼顶停机坪合格的还不到6个
目前上海共有24米以上的高层建筑13489幢,其中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多达460幢,高层建筑灭火和救援难题十分突出。
有了直升机加盟,救援或转运伤病员都方便许多。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兼警航队队长郭永华说,虽然上海已建成的楼顶停机坪约有29个,但通过验收的不到6个,其中包括华山医院、瑞金医院、民防办和公安局的办公楼等。郭永华说,如果高层建筑着火,楼顶是宽敞平台的,警航队可以通过索降等方式救助伤者或被困人员,但如果是尖顶则营救难度较大。尽管直升机具有很多优势,但起降条件也受到天气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比如台风、大雾等恶劣天气等。
据悉,位于卢浦大桥东侧江边的世博中心楼顶已按国际一流标准建造了直升机起降平台,世博会期间将作为直升机浦东片区临时起降点。
目前,国际不少特大城市都装备了多用途的重型直升机,一次性救援近20人;此外,一种可以参加高层灭火的消防直升机也被广泛应用。但郭永华表示,目前上海购置大型直升机的工作仍在论证。
飞行员飞行时间大都一千小时以上
目前,警航队共有15名飞行员,昨天冒雨执行飞行任务的是警航队副队长张茂华。他原是空军专机团特级飞行员,有27年飞行经历,安全飞行3000多小时,多次圆满完成党和国家领导人专机飞行任务。
除张茂华外,上海市公安局通过特殊人才招录的方式,从空军、陆军航空兵部队招录了8名成熟飞行员,他们的飞行时间均在1000小时以上,其中特级飞行员3人,曾执行过中央领导专机飞行、抢险救灾、军事演习和其他空中运输等各种重要的军事任务,具有丰富的直升机驾驶经验。
此外,市公安局还从全市公安系统内选拔了6名青年民警于2008年初赴美国比利斯图学院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直升机飞行初始培训,现6人均已完成学业,并全部取得美国联邦航空总署的商照,且于2009年4月28日完成了EC135直升机的改装训练。警方表示,随着直升机数量的增加,还将继续招录优秀飞行员和机务人员。
自2008年5月接收首架直升机以来,上海市警航队已安全飞行892小时,先后完成了城市飞行、空中巡逻、楼顶平台起降、搜索救援、索降、近海飞行等实战和应用科目训练,与交警、特警进行了多警种协同作战训练,成功担负了2008年“东丽杯”国际马拉松赛空中巡察、监视赛事动态,2009年“110”警营开放日展示和清明祭扫高峰交通指挥等实战任务。
十八般武艺
空中抓拍:车牌号码也清楚
3架直升机均装备了机载红外数据传输系统。与路面监控摄像相比,直升机可采集方圆2-3公里范围内的现场情况,全面侦查现场态势、影响范围、周边情况,甚至可以抓拍并辨认行驶中的汽车号牌,并在夜间进行红外线成像。据统计,在相同条件下,一架警用直升机的观察范围是一辆巡逻车的20倍。
直升机采集到的现场情况,可实时传输到市局指挥中心,为决策提供参考。因直升机不受道路交通拥堵的影响,而且观察范围广而精确,这为侦查和追捕逃犯、突发事件现场取证、空中拍照等提供了可能。
特警索降:几秒钟从天而降
昨天,警航队和特警队员联合表演了“索降”这一作战课目。直升机起飞后,选定一处平坦的开阔地带后,在距离地面约10米高的空中悬停,此时几名特警队员通过悬挂在直升机上的绳索,几秒钟就降至地面,占据有利地形,投入战斗。
据计算,一辆警车通过6.5里长的街道,大约需要7至15分钟,而直升机一般只需约2分钟。据警方介绍,一架警用直升机的作用有时甚至相当于200多辆警车和大批警察,装备直升机进行日常巡逻的地区,其抢劫、抢夺、盗窃等街头犯罪量几乎可以降低一半。
救助伤员:通过绞车救上机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情或突发事件,尤其在交通堵塞路段和车辆、人员难以到达的地区,直升机在紧急救援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
昨天,警航队还进行了救助模拟表演。一名男子受伤后,在一处空地等待救援。直升机到达现场后,发现无法降落。此时,绞车手将钢索挂钩系在实施救助任务的空中任务员身上,把他索降投放到救援地点。在为伤者固定好绳索后,绞车手开始操纵绞车,将任务员和救助对象拉回直升机。随后,直升机迅速将救助对象运送至指定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