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 叶菁 报道 武汉遭遇今年最强暴雨,而第四轮则是加强版的特大暴雨,降雨量达到115毫米以上,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发布橙色预警信息。6月30日晚注定是个不眠夜。从晚22点开始武汉天河机场上空雷雨交加、电闪雷鸣。信息管理部当日留守值班员们一直担心们会出现什么应急情况。找了个舒服点的姿势趴在桌边休息。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们一直都不敢离开值班室去休息。
7月1日凌晨两点左右,一声巨雷响起,航站楼的市电突然断电,一片漆黑,工程师张怡帆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快速的冲向中心机房,逐个检查中心机房各个系统服务器的运行情况。这时航站楼内的照明已经恢复正常。但更为严峻的消息是武汉机场内多处开始出现内涝,重要的交通路段出现滞水。责任重于泰山,时间就是安全的生命线。还有3个距离较远的机房没有查看。其中有两个机房在子廊外围。如果渍水严重机房可能会进水。他立即向部门领导汇报情况并组织留守值班人员进行分工检查。
顾不上胃部隐隐作痛,他果断的冲向大雨如柱的黑夜。当打开第一个机房时,门边的台阶已经有飘进的雨水。他赶紧将设备挪到高处,检查配电盘空开情况,处理水渍,找到多块抹布塞入门下缝隙间挡住雨水。虽然疲惫不堪,但他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如果机房出现问题,明天就不能保证航站楼内所有弱电设备的正常供电,支撑旅客流程的重要设备就不能正常运行。这不仅仅会影响旅客的出行流程。还会让旅客不能开心便捷享受旅程。虽然雨夜如墨,但责任就像是一根火柴,发出微弱的亮光照亮了前方的路。他和同事们一脚踏进雨里,冲向下一个机房排除险情,检查机房UPS的运行情况、擦干门边的水渍,堵住门下缝隙。将空调调到除湿的状态。几进几出磅礴的大雨中,衣服早已淋湿了大半,雨夜的风格外的凉,嘴唇都冻的发紫。坚强的意志、高度的责任感提醒着自己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能使明日设备正常运行。高度的责任感带给他无穷的力量。接近凌晨5点所有的检查任务已经完成。他们都瘫座在椅子上。
机场的内涝情况越来越严重,通往T2的重要交通路口积水已有1.5米。车辆无法通行,早班飞机的旅客无法进入航站楼,而后续的旅客有陆陆续续的赶往机场。人员、车辆一度挤在进入机场的收费站出口。机场与收费站协商立即启动了应急措施,在收费站入口出拦截进入机场的小型车辆,开辟了围界通往T2的通道,由大巴车转运旅客进入T2航站楼。航空公司也果断做出飞机等人的举措。但由于旅客滞留在收费站口太多。现场需要人员维持秩序和安抚旅客。灾情就是命令,一夜未休息的他们立即响应号召,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冒雨帮需要助的旅客。在雨中帮助旅客将行李从小车中取出,拖上大巴车,为步行的旅客指引行进的路线。帮助带小孩的旅客打伞。疏导旅客排队等候的队伍。旅客虽然狼狈不堪,面露焦虑,面对着众志成城的机场人,没有一位旅客埋怨和责怪,旅客们自发的互相帮助相互扶持。天灾无情人有情。身上衣服全部都打湿,两个脚一直泡在水里。机场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现场所有的旅客。直到下午,他们才从自愿者的队伍中退下来,张怡帆同志的额头滚烫滚烫的,但他却说“挺好的,没事。”
在灾情面前他们无所畏惧,更激发了昂扬的斗志和力量。让他们忠于职守,忘我的工作。
责任意味着奉献,意味着坚守,在自然灾害面前,信息人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们把所做的事情看成是自己份内的责任。在履行这份责任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专递到了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