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安全守护者:机场里的“驱鸟人”

中国民用航空网讯:“一只飞鸟撞在高速飞行的飞机上,威力犹如一枚炮弹。”在世界各地的机场,都有一群鲜为人知的特殊工作人员——机场“驱鸟人”。为保障飞机安全,他们必须要起得比鸟早,睡得比鸟晚。

“这是机场中并不耀眼的一群工作人员,却肩负着为每一架航班保驾护航的使命。”宁波机场驱鸟队员介绍说,驱鸟就是要把机场飞行区和周边危害航空器运行的一些鸟类驱赶出去。早上五点,在第一架飞机起飞之前,“驱鸟人”就要开始驱鸟,以保障早高峰航班的顺利起降。

作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宁波,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多种鸟类的生存活动。而宁波机场恰好位于我国鸟类迁徙的主要路线上,多样的湿地、茂密的植被、丰富的底栖生物,仿佛形成了一个佳肴丰盛的鸟类饭店,使之成为了途经此地的鸟群觅食、休憩、甚至繁殖的“补给站”。

据宁波机场鸟情生态调研报告显示,随着机场周边环境的改善,各种鸟类也逐渐多了起来,飞行区内常见鸟类有15种以上,以中小型鸟类为主。春夏之交,鸟类迁徙活动频繁,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鹭类良好的栖息落脚点,由于其持续时间长、驱赶难度大,会威胁到航空器的飞行安全。

机场驱鸟的设备有很多,可以称之为驱鸟员的十八般兵器。有煤气炮、定向声波驱鸟器、风动恐怖眼、拦鸟网等设备。工作人员说,“驱鸟队员在日常巡视过程中,还会带有驱鸟猎枪、手持驱鸟炮便于随时驱鸟。

机场还积极探索新的驱鸟方法,引入鸟类仿真天敌--模型鹰,利用鹰和对应鸟类的食物链关系,对鸟类进行威慑。”“我们驱鸟员收录了很多种猛禽的声音。利用定向声波驱鸟器将声音集中到一束,然后指定一个地方,发射出去,这样可以有效驱赶那个地方的鸟类,但不会扰民。”

近年来,机场充分借鉴国内外机场单一草种种植的先进理念,尝试开展场地植被改造。在充分考虑宁波气候和飞行区土壤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对鸟、虫吸引力小,且易于生存的低矮草种进行试种,逐渐推行飞行区及周边草种单一化种植。进一步减少鸟类的食物来源,逐步将鸟类栖息场所引向远离机场飞行区的外部区域,初步达到了生态控鸟的目的。

工作人员说,“其实我们也是很喜欢这些可爱的小鸟。驱鸟员最大的愿望是在保证每一位旅客顺利出行的基础上,让这些小鸟和航空器能够共享一片蓝天。”

夏天是驱鸟队员最为艰辛的时候,随着夏候鸟在机场周边筑巢,飞行区鸟类活动加剧,土面区草地的温度甚至超过五十度,为了保障航空器的顺利起降,驱鸟员们都是24小时坚守岗位。

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宁波机场的飞行区鸟类数量从平均每年近4万只降低到平均每年1.5万只,在机场航班密度增长超过25%的前提下,鸟击航空器事件的发生概率依然保持在低水平状态,鸟害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每天第一架飞机起飞前,到最后一架飞机降落,正是有了这些“驱鸟人”的默默付出,才保证了每一架飞机的安全飞行。(黄跃光朱希恩陆怀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