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塔利班诈机场获刑 男子被判1年6个月

  无业男子张某酒后自称塔利班武装分子,拨打110报警电话,谎称首都国际机场有炸弹。昨天上午,张某因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被房山法院当庭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庭审中,张某称自己其实根本不知道“塔利班”具体指什么,作出如此举动只是酒后好奇心驱使。

  无业男子张某酒后自称塔利班武装分子,拨打110报警电话,谎称首都国际机场有炸弹。昨天上午,张某因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被房山法院当庭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庭审中,张某称自己其实根本不知道“塔利班”具体指什么,作出如此举动只是酒后好奇心驱使。

  酒后报警称机场有炸弹

  昨天9时30分,年仅24岁的张某被带上法庭。检方指控称,今年5月16日11时39分,张某在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西街村的一处出租房内,使用手机拨打110报警电话。电话中,张某自称是塔利班武装分子,听朋友说首都国际机场有炸弹,之后挂断电话并关机,并将涉案手机及手机卡损毁。

  由于张某在电话中未说明炸弹具体位置,造成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公安分局启动紧急应对措施,首都机场等也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排查危险。

  张某于次日被抓获。警方在其租住地发现多个啤酒空瓶、半瓶啤酒及涉案手机和电话卡。

  自称不知什么是塔利班

  “当时喝酒喝多了。”庭审中,张某低着头反复强调说。他表示认罪并供称,案发当天,他买了6瓶啤酒回到租住地,平日只能喝一瓶啤酒的他,当日却喝了四五瓶。

  喝完酒后,张某独自在家看电视,当看到新闻里称民航公司接到恐怖电话,称飞机上有炸弹,致使飞机起飞推迟和迫降时,他出于好奇便效仿新闻,掏出手机拨打110报警电话,称机场有炸弹,“我就是看看,警察接到电话后会怎么处理。”

  张某说,案发当日下午两点多,他酒醒后翻看手机通话记录,才回忆起自己曾报过警。而此前在回答检方提问时,张某也坦言,他其实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塔利班”,只知道新闻里总提及“塔利班”不是好人、专干坏事儿。

  “我想都是手机惹的祸,没有手机我也不会打这个电话。”张某辩称,他完全是出于气愤才将手机、手机卡损毁,并不是想逃避警方追责。

  醉酒作案也应负刑责

  最终,法院参考检方建议量刑,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1年6个月。

  “我真没有想到打一个电话会引来如此严重的后果,都是我法律意识淡泊惹的祸。对不起!”听到宣判后,张某说。

  庭后,张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2008年来京,一直靠打零工维系生活。10岁时,母亲去世,一直以来,自己与父亲的关系不是很融洽。平日朋友很少,多喜欢独处,案发当日完全是被酒精和好奇心驱使,绝非真的编造恐怖信息、扰乱机场秩序。

  针对在本案审理过程中,张某反复强调自己是因饮酒过量导致此行为的说法,负责审理此案的房山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法官董杰表示,根据法律规定,酗酒人犯罪依法应该负刑事责任,所以张某称其因醉酒导致犯罪不能成为辩解的理由。

    相关阅读:
    男子冒充塔利班称首都机场有炸弹被公诉 冒充塔利班诈机场获刑 男子被判1年6个月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