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称为梦想飞机。787是最近20年里波音公司推出的唯一全新机型,很显然,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商希望787能为它实现梦想,但现实往往出人意料。
两年延迟试飞、三年延迟交付,这还不是所有的“计划外”事件。今年1月,787连续发生7次事故,包括漏油、刹车系统故障等,其中全日空航空公司的一架787飞机因锂离子电池冒烟而紧急迫降。在那之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做出了787在全球停飞的决定。这是美国航空史上第二次停飞事件,上一次是1979年的麦道DC-10—波音公司在1996年收购了麦道。
初步调查结果显示问题可能出现在电池短路上。2月9日,FAA批准了波音进行有限的787试飞,飞行中收集的数据将作为调查的一部分。而根据《西雅图时报》的报道,787客机可能最快在5月重新载客复飞。
在波音2012年年报发布会上,波音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詹姆斯·迈克纳尼(James McNerney)对投资者说:“我们在2013年的第一要务是解决787的电池问题。”
替换掉787,航空公司也许可以制定出B计划,但对波音公司来说,除了挽救梦想飞机,它别无选择。
1960年代,普通人乘坐飞机旅行的时代慢慢开启,西雅图和东京这样遥远的城市被连接起来。在那之后,波音曾成功推出超大型客机747,这为波音巩固了地位。1990年代,由于公司内部原因波音曾放慢创新脚步,2004年启动的787计划是当时公司在777之后推出的全新机型,中间相隔了14年。时任波音CEO的Harry Stonecipher说,这款飞机将改变行业格局和大众的飞行体验。
简单来说,波音宣称787能够为航空公司节省燃油20%、机身维修成本降低30%、运营成本降低10%、排放降低10%,而造成的机场边界以外的噪声比现有类似尺寸飞机要小60%以上。
波音花了很长时间来构思这款飞机。787项目总工程师麦克·辛尼特(Mike Sinnett)对《第一财经周刊》说:“我们想要实现的东西非常多。我们想要制造一款同级别中燃油效率最高的飞机,我们想要制造一款同级别中乘客舒适度最高的飞机,同时我们也想造一款能够给航空公司带来前所未有的灵活性的飞机。”
与空客认为超大型飞机将大有可为不同,波音更倾向于判断“点对点”的飞行需求有更大潜力。787正是符合这种判断的产品。例如全日空在接收787之后开通了能够“最大限度发挥787性能”的东京-圣何塞航线。
全日空是787最早的客户之一,它早在大型客机占据主流市场的十年前就曾向波音公司提出要求,希望生产“高经济性的新一代中小型飞机”,当2004年波音终于作出开发决定后,全日空立即参与其中。
航空公司的需求一直是推动飞机制造商进行创新的重要力量,例如历史上产量最大的麦道DC-3飞机最初就源于当时环球航空公司提出的要求,而波音747的诞生从泛美航空开始。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提高燃油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成为现在航空公司们的迫切需求,同时这也符合世界各国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
在竞争最为激烈的载客150人的单通道飞机上,当空客A320逐渐强大起来的时候,波音曾推出737NG(NG,Next Generation)进行应对,两家公司此后不断在该机型上进行多轮创新。到2010年,空客A320-NEO(NEO,New Engine Option)提供为飞机选装更具燃油效率的新型发动机的可能,在一年之内,它获得了超过1100架订单,创造了行业订单增长最快的记录。8个月后,又轮到波音,它推出737Max,截至2012年年底,737Max获得超过900架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