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无人机频道 记者 赵汗青】“哇,你的航拍水平真棒!”看过素材后的女同事们充满崇拜地说。
但其实这次的运镜并不特别,有大片感是因为所用的无人机正是“影像至上”的大疆全新旗舰Mavic 3。其所配的4/3 英寸哈苏相机真是谁用谁知道。
没错,我们刚刚拿到了售价17688元的大疆Mavic 3畅飞套装,这包含 1台Mavic 3无人机主机、3块智能飞行电池、RC-N1遥控器、6对桨叶、充电管家、ND镜套装(ND4/8/16/32)以及全新设计的多功能收纳包。
Mavic 3仍然是一台便携无人机,重量只有895 克(Cine版899克),比Mavic 2 Pro的907克还轻那么一点。
1英寸大底都不香了
三年前大疆将1英寸的哈苏相机装到Mavic 2 Pro上时,许多人感慨“底大一级压死人”。大底带来的画质提升巨大,许多广告公司、甚至部分影视团队都把它当成生产力工具。环球网也多次用它航拍报道新闻。
但是现在它突然不香了!新的Mavic 3采用了大疆与哈苏合作打造的L2D-20c相机,其配上了更大的4/3英寸CMOS,相当于微单相机!这带来了更强悍的画面解析力及更高的动态范围。
而过去要想用这么强的相机航拍,最轻便的选择也是用专业级的悟2挂载禅思X5S,这一套的起飞重量就将近4公斤。
Mavic 3的相机最高可录制5.1K/50fps和DCI 4K/120fps 的视频。而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即使录1080P的素材,大底带来的画质提升也是非常明显的。
按说良好光线时大底的优势相对小些,但Mavic 3在白天也让人感觉很惊艳。一方面是这个“哈苏色”质感满满,另一方面是84°的大广角更适合拍摄风景。所以随便一拍就是大片感。
还有一方面,是4/3英寸CMOS大底更能拍出云层的层次感。
等到了“长河落日圆”,Mavic 3所拍素材就更有意境了,强光处不过曝,暗光处有细节。
虽然1英寸CMOS的画质已经很棒了,但货比货还是会有想换的冲动。
而再等到夜幕降临,这时小底设备已经几乎没用了,1英寸底还能拍出不错的小场景,Mavic 3则能拍出大片。
此时航拍城市道路,灯光不过曝、暗部有细节、远处见灯火、天空无噪点……感觉特别像在GTA5等电子游戏里的夜间开飞机。
这时再比较,1英寸底真是不够香了。
除了主摄外,Mavic 3还配有一个等效162 mm 长焦相机,点击“探索模式”即可实现28倍混合变焦。实测高倍变焦后的画质就不太好了,这个模式的主要用途是提前观察远处景象,免得消耗宝贵的电量或是跑腿。
一个人的摄制组
除了相机太给力了之外,用Mavic 3容易拍出好作品还有一个原因:运镜可以更肆意。通常影视航拍需要专业团队,除了要飞手和云台手外,还需要一名防止碰撞的观察手。
而Mavic 3 则有强悍的全向避障能力,它并非在6个方向都堆满双目系统,而是采用6颗鱼眼镜头+2颗广角避障镜头来更巧妙地实现全向感知。除了前向可避障外,其在侧向、向上都有避障能力。
拍摄狭小空间的穿梭镜头无需任何技巧,推杆它就会自动躲开障碍物。
实测在树林里飞,它也确实可以可靠地避开侧面和上面的树枝。这意味着可以更加大胆地侧飞、退飞,拍出来的画面自然就比单纯的前飞酷炫更多。
强大的避障能力自然也让一键返航功能更可靠,哪怕在树林里触发一键返航,它也能自己闯关飞回来。
飞行性能也惊艳
Mavic 3发布会的主题是 “影像至上”,但这不代表Mavic 3的平台性能不惊艳。
以往电动四旋翼的续航时间通常在30分钟左右,只有昂贵的行业无人机才能再长一些。而Mavic 3的续航时间却有46分钟。实测在北京的初冬,比较肆意地飞行32分钟后余电15%,换算折合38分钟(续航受温度、风力、使用状况等诸多因素影响,仅供参考)。
超过半个小时的实际滞空时间能让它一块电池当两块用,可以完整地拍下日落过程,也可以更安心地飞到远处拍摄。
而如果飞向远方就会发现,Mavic 3的图传系统也像行业无人机一样给力。除了清晰度高达1080p/60fps外,其使用的全新DJI O3+ 图传标称距离可达15公里,实测在城郊可飞到8公里(受遮挡、电磁干扰等影响,仅供参考)。在几年前,几万块钱的图传系统都很难达到这个水平。
在拉距过程中也会发现Mavic 3的速度也很给力,在普通档即可飞到15米/秒(54千米/小时),运动档则可飞到21米/秒(75.6千米/小时)。这除了能更快赶到拍摄位置外,也非常方便追拍汽车等高速运动的目标。
结语:折叠无人机的影像水平被大疆Mavic系列屡次提至新高,Mavic 3则又将这拉入专业级的门槛,它让更多航拍师可以把“生产力工具”装入挎包中。46分钟续航、15公里图传、全向避障……Mavic 3的飞行平台同样展现了大疆的技术水平。当包括美国五角大楼在内的追赶者还在懊恼自家的产品与大疆相比又贵又差时,大疆又将自身的技术水平提高到了更高的高度。而且大疆并不是像国外某些实验室作品那样靠简单“堆料”来实现功能与性能,这使Mavic 3的价格、体积、重量、续航等都维持在相对易被接受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