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运输从不停止——即便是在结冰或下雪天气。在遇到险恶天气时,机场运作还是要继续。在慕尼黑机场,有一条规则从未改变,那就是:安全第一。慕尼黑机场始终会保证飞机滑行、起飞和降落都安全无误。机场运营公司FMG和除冰及牵引操作公司EFM负责了慕尼黑机场的冬季服务。
为了确保航班在机坪、滑行道和跑道上的持续运作,慕尼黑机场配置了150名员工的冬季服务团队。机场的滑行道、两条长4,000米、宽50米的跑道,都会不间断地使用24台吹雪机、2台喷洒机、2台多功能除雪车以及6台扫雪机进行除雪。而另外75辆除雪车辆则会派遣至停机坪位置。总的算起来,冬季保障小组要负责400万平方米的区域。
机场运营部门则会全天监视机场运营,并随时召唤冬季除冰小组。除了“德国气象服务”中心提供的精确到分的气象预报以外,当班负责人还会使用“结冰探测早期预警系统”,该系统从机场17个测量站接受信息并作出相应判断。不过,完全精准的预测依旧是困难的,因为即便是0.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也可以将雨水变成暴雪,让大地成为白茫茫的一片。
机场当班负责人需要尽早地通知冬季服务小组,以避免大雪开始飘落后阻碍航班运作。考虑到环保因素,机场首先会采用机械除冰。喷洒除冰液只有在地面可能结冰的情况下才会进行。在有些区域,例如地面车辆运行的地方,石英砂则会替代除冰液。不过,石英沙在任何情况都不可以接触到飞机发动机。
在跑道两端,经过强化的水泥槽可以收集消融的液体,并将它们运输至储蓄池。然后它们再从那个储蓄池注入到附近的污水处理厂。
来自外部的力量
慕尼黑冬季服务月有450人参与。这包括40名全职的FMG员工,他们主要担任领导和监督工作,此外还有每个冬季都会额外雇佣的40名员工。除此以外,为机场提供支持的还包括居住于附近的农民以及他们的卡车。目前,机场依靠370位农民来清理并拉走积雪,农民自己驾驶的卡车有105辆。此外,机场还使用了24辆外部卡车,用以拖拉FMG的吹雪车。
在今年冬天,机场还没遇到什么严重的雪天。不过,冬季服务还是有很多要做。这是因为在温度下降到零度以下前总是会缓慢的回升。为了避免湿气结冰,机场员工要频繁的使用除冰剂。
完整的飞机除冰体系
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冬季比得上2005到2006年那次,当时机场覆盖了117厘米的积雪。总共有500,000立方米的积雪需要用93,000个工作小时移除。这一年,慕尼黑机场冬季保障费用也最高,约花费了130万欧元。
不是说机坪、滑行道、跑道的积雪全部工作就完成了。冬季气象也会影响到飞机本身。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慕尼黑机场使用了其他机场无法比拟的除冰系统。这一系统的独特性在于它的基础设施和处理程序、完整的环境管理、除冰车辆使用的先进科技、除冰垫以及回收设施。
除冰对飞机安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在慕尼黑机场这项工作是由EFM来处理的。该公司成立于1992年11月,是汉莎集团与FMG公司的合资公司。他们提供的服务包括移动飞机(后退和牵引)、除冰作业等。EFM聘请了121人,拥有23辆牵引车,25辆除冰车的队伍。每一年,EFM都要移动138,000辆飞机,进行13,000次飞机除冰作业。
从小型的Learjet到空客A380,EFM能够为所有类型飞机除冰。在慕尼黑机场,大概95%的飞机都会在起飞前除冰,而除冰区域位于跑道尽头,拥有专门的除冰垫。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飞机才会在机坪的停泊位置除冰。慕尼黑机场南北跑道的起飞方向共设置有3个除冰垫区域。
EFM的除冰队伍包含了25辆除冰车。除冰车一共有三种类型,分别是:Elephant My、Elephant Beta以及Elephant Beta-15。这三种类型的除冰车都可以单人操作。Beta-15相当的高,可以为大型飞机除冰,它的喷嘴组高能达到23米,比Beta还高了4米。
在给飞机除冰时, EFM使用的是乙二醇类的除冰液。I类除冰液与水混合,并以85摄氏度的高温喷洒于飞机表面。IV类则是在不经稀释冰冷的状态下喷洒于飞机的。如果飞机已发生了结冰,那么就同时需要这两种除冰液。具体方法是,首先使用I类除冰液移除所有霜、冰和雪。然后,IV除冰液再喷洒于飞机以防止结冰,保护飞机在起飞前不会再次结冰。
飞机除冰区域配置了除冰液回收系统。EFM会回收超过60%的除冰液,经过机场回收处理系统他们会被制成新的除冰液。这个回收过程涵盖了EFM对I类除冰液年需求量的70%。
由于除冰区域跟跑道非常接近,飞机在除冰后可以最短时间起飞,这就免去了再次除冰的要求。因此,慕尼黑机场的除冰确保了安全、省时、省钱、节省以及环保的冬季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