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空管局空管中心流量管理室流量运行室积极开展复盘分析工作

中国民用航空网讯(新疆空管局 通讯员:耿丽君)新疆是连接欧亚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全国最大的空域保障面积,随着一带一路重点战略任务的持续推进,以及新冠病毒疫情进入“乙类乙管”防控政策的新时期,自1月开始全国航班量显著增加,其中,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起降架次环比增长77%,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4.1%;区域管制飞越航班架次环比增长20.7%,达到2019年同期123.9% ,疆内飞越航班架次增幅达69%。同时,情报区内面临航路错综复杂、其他空域用户活动频繁、复杂天气多发等外部运行环境,加之疆内支线机场串飞绕飞航班日益增加、部分扇区容流失衡等,整体运行环境复杂。民航新疆空管局空管中心流量管理室流量运行室作为地区级流量管理单位,始终面对如何做好安全与高效齐抓共管的难题。

要想在保障运行安全的同时提升航班正常性,就需要运行室持续做好“保障-复盘-更优保障”这一循环,流量运行室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总遵循,积极贯彻落实民航局空管局关于重要天气保障复盘工作要求以及《空管系统运行复盘研讨工作会议纪要》中的工作程序。持续开展复盘融合复杂运行协同工作,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复杂运行情况下的保障能力,进一步牢固安全根基,不断提升对于整体运行环境的驾驭能力。

复杂运行保障复盘机制要求在引发复盘机制的事件结束后24小时内开展复盘分析,流量运行室复盘采用时间轴的方式展现全流程、多维度的运行及决策过程,包括:天气影响、运行实况、关键设备状况、信息通报、协调情况、应急处置等。尤其重视协同开展情况的复盘,运行室强调对内与管制运行、气象服务等多单位间的深度融合,同时加强外部协同,利用专业优势主动参与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运管委决策。通过良好而广泛地协同前移运行协调时间窗口,推进运行信息共享,加速共同形成复杂运行对飞行安全影响的情景意识,实现复杂运行环境下的早研判、早预警、早决策、早处置、早告知,切实发挥流量管理在运行中的核心作用。

近4年来,流量运行室持续开展复杂运行保障复盘工作程序,已形成近百篇复盘报告表。从一开始的手写书面报告到后来复杂的电子表格再到现在的中国民航流量管理系统(后简称NTFM系统)中的复盘分析模块,复盘手段在提升,复盘内容在深入。目前运行室采用的是带班主任填写复盘电子表格叠加NTFM复盘态势回放的方式来做好每一次复盘分析。填写复盘电子表格可以再现运行室在复杂运行保障过程中的协同过程、决策依据、决策思路以及产生的效果;利用NTFM复盘态势回放可以直接回放当时情况,再现复杂运行场景,更加直观的表现出航班态势,复盘方式越来越先进快捷,复盘内容越来越充实客观。

流量运行室通过典型案例复盘不断改进完善复杂运行协同及处置,例如,在1月20日,流量运行室收到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显示21日凌晨6点至22日中午乌鲁木齐机场将有强降雪天气,考虑降雪天气发生是在大年初一,为尽最大限度减少对旅客行程的影响,流量运行室提出针对降雪情况的空管保障运行建议,后根据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现场指挥中心确定的机场运行能力在NTFM预战术平台制定了21日预战术方案,并建议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现场指挥中心根据预战术航班数据对21日进出港航班进行调时,确保运行容量和航班流量的平衡。以某固定时长(通常为1小时)为单位的容流平衡就如同一个蓄水池,当预见到出水口将发生拥堵或关闭时,及时减少入水量、向其它水量较少的蓄水池分流,避免池中的水溢出。当出水口正常工作时,逐步恢复入水口工作,实现正常流动。有了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做铺垫,21日降雪如约而至时,大体流量情况理想,仅个别小时容流依然存在不平衡的情况,随后经研判、协同,决定在NTFM系统中发布流控措施,并根据实际天气情况及时进行精细化流控措施的调整。

当日流量室还观察到早9点后乌鲁木齐出港正常率下降的情况,及时通报相关单位加强关注,进一步提升当天航班正常性。

流量运行室在降雪保障结束后及时地进行了复盘分析,此次降雪过程新增积雪8CM,全天运行平稳,当日乌鲁木齐航班正常率84.06%,支线机场平均离岗正常率达91.88%,创降雪复杂运行保障正常率新高,在整个保障过程中,运行室全体管制员始终心怀“三个敬畏”,从大局出发,科学分析,精准研判,积极处置,主动协同。同时也对于此次复盘中的问题进行讨论,研讨改进措施,为下一次复杂运行保障积累经验。

复盘机制引导着运行室全体不断地深入思考流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发掘工作亮点的同时对暴露出的问题与工作难点进行深入剖析,充分研讨,不断优化内部工作程序、改善外部协调关系,丰富精细化流量管理手段,不断提升流量管制员在大流量、多限制、高强度运行情况下的工作技能和应急处置水平,培养出一批安全驾驭能力、运行保障能力、防范化解风险能力、真情服务能力均在线的多专业复合型人才队伍。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