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54小时!西南空管局成都区管中心10KV华航线供电抢修全纪实

4月16日22点02分,一阵急促的警报声打破了西南空管局区管动力值班室的宁静,高低压监控、UPS监控、市电告警器纷纷告警提醒值班人员供电系统异常。动力值班人员迅速反应,准确判断告警信息,确认成都区管中心高压一段华航线掉电,空管设备切换至另一路电源供电,管制运行无影响。在接到值班人员的信息通报后,技保中心区管动力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场电力抢修攻坚战就此拉开帷幕。

迅速应急 高效协同现场保障和排故抢修

深夜的区管显得格外宁静,但在区管高压设备间动力技术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将区管10KV高压系统全部切换至高压二段州航线电源供电模式,仅11分钟便恢复了流量室等场所的供电。此时,天府电网调度通知华航线上级开关检测到接地电流跳闸,初步判断为电缆线路故障导致华航线掉电。故障发生后,区管动力室抽调全专业技术骨干人员组成“华航线抢修党员突击队”迅速集结于事故现场,制定了详尽周密的抢修方案,开展抢修工作。4月16日22:20—23:53,技术小组的一路人员完成了柴油发电机测试和设备检查等现场保障工作,另一路人员开展线路巡视工作,未发现有危及华航线的施工现场,只得返回区管中心,进一步商量抢修方案。

分秒必争 昼夜不停专业精准锁定故障

动力技术小组利用电缆接头全生命周期成果,结合以往抢修经验,制定“分段逐点交叉排查,重点下井故障定位”的方案。17日凌晨1点52分,动力技术人员利用智能电缆故障测试仪,在距离区管约2公里处,检测到第一处故障点。凌晨的麓山大道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动力技术人员继续沿线排查,不知觉路上车多了起来,第二个故障点也终于被找到,此时已是17日早上7点5分。第二个故障点距离区管约5公里处,动力技术人员下井精确定位电缆故障点,但因故障电缆在电缆通道最底部,不具备开断修复条件,只得采取在故障点左右各两米处截断电缆,重新敷设一段电缆。电缆截断后,继续分段对电缆进行检测确保电缆无故障点。

主动作为 硬核攻坚隐蔽安全隐患

经过测试,第二故障点到华阳变电站方向仍有隐藏薄弱点。技术小组人员分为白天和夜晚两支队伍,交替攻坚,在烈日下、在黑夜中、在狭窄的电缆井里,一步一步仔细排查,但传统绝缘测试与地毯式搜索未能找出隐藏的第三薄弱故障点。此时,技术小组主动果断决策,开断电缆中间接头,提升耐压试验电压及时长,击穿薄弱点,终于在18日11点22分,排查出第三个故障点,实现隐患关口前移。

争分不停歇,送电终成功。18日12点30分至19日0点54分,动力技术人员完成对华航线三个电缆故障点的修复工作并随即开展华航线全段的试验工作。伴随试验电压的逐渐上升,动力技术人员屏息紧盯仪器屏幕,直到试验成功,大家心中悬着的石头放心落地。在19日凌晨4点11分,恢复区管双路市电正常运行。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抢修战役中,技保中心动力党支部党员突击队响应迅速,在抢修现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技术骨干力量,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了本次抢修工作迎难而上,不惧白天烈日的暴晒、无畏10.28公里又长又狭窄的电缆沟,哪怕抢修操作环境复杂,哪怕身体高度疲惫,依然勇敢前行,迅速、高效地完成电缆抢修工作。相比去年同类型的华航线故障,区管动力技术人员不断总结经验,关注重点故障隐患区,优化应急处置流程,将本次抢修故障整体修复时长缩短了30.8%。

时间就是效率,安全就是责任。后续,区管动力室将以此次抢修为契机,全面复盘供电系统运行与应急处置流程,建立案例库与经验共享机制,定期开展模拟演练与技术研讨,将实战经验转化为制度规范,持续为西南空管供电安全注入澎湃新动能,筑牢空管运行的电力防线。

技保中心(李迎春、李宇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