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五”优·航班流篇 | 效率引擎: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如何实现航班运行“分钟级”优化

中国民用航空网讯(河北机场集团:常永辉、和婷婷报道)“从石家庄机场走,航班很少延误。”经常乘机出行的唐先生表示,“每次都是从廊桥登机和下机,不用在机坪上顶着烈日或寒风。”

唐先生的体验道出了许多旅客的共同感受。这些细微处的变化,正是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简称“石家庄机场”)聚焦“航班流”提质增效的生动实践。在确保运行安全的前提下,石家庄机场通过紧盯航班正常性、靠桥率、地面运行效率等核心指标,以协同创新与流程优化,持续打造“最便捷机场”。

织密空地协同网  准点出行更有保障

航班正常性是机场运行品质的核心指标,更是旅客出行的关键诉求。

为守住航班“准点”承诺,石家庄机场加强空地协同放行,以“空中协同、地面排序”为协同放行原则,开发A-CDM“管制放行时间”共享功能,有序开展放行排序工作,为各运行单位地面保障提供可靠依据,有效避免航空器错过起飞时间造成延误的情况。针对不正常天气、空中流量管控等情况,建立“日常会商预判、专题会商破题、紧急会商处置”的分级响应机制,推动空管、航司、地面保障单位实时信息共享,实现“提前预判、快速评估、果断决策”,最大限度降低特殊情况对航班的影响。

面对冬航季航班量增加,为了做好航班保障工作,提高航班正常性,石家庄机场运管委组织召开冬季运行保障专题部署会,聚焦冬季运行组织、场道除雪、航空器除冰与航班放飞协同研究制定提升措施,做好航班进程管控,全力提升航班运行品质。2025年1—10月,石家庄机场航班起飞正常率84.87%、放行正常率92.58%,同比2024年分别提升4.22%、2.95%,用稳定的准点率为旅客出行“保驾护航”。

96%靠桥率   解锁“廊桥直达”舒适体验

“老人和孩子,最怕走客梯车和等待摆渡车。从石家庄飞,基本走的都是廊桥,下了飞机直接进航站楼。”刚带孙子出游归来的张女士,对机场的靠桥服务赞不绝口。

满足旅客“少奔波、更舒适”的需求,石家庄机场从根源发力提升靠桥率。通过数据分析梳理影响因素,持续加强机位资源管理,优化近机位机型限制16项,近机位对主流保障机型的适配率提升至98%。同时优化机位排布规则,将同一机位航班间隔从30分钟压缩至15分钟,提高廊桥周转效率;合理安排停场航空器机位,释放热点机位资源,缩短航空器拖曳距离。2025年1—10月,石家庄机场航班靠桥率96.09%,其中8个月保持95%以上,3个月突破97%;2025年上半年,石家庄机场靠桥率在全国千万级机场排名第3,让“廊桥登机”成为旅客出行的常态体验。

创新“边推边开”模式   保障效率再提速​

地面保障的每一分钟,都牵动着旅客的出行节奏。石家庄机场从细节入手,以“微创新”实现“大提速”,让出行效率再上台阶。

针对航空器落地后保障流程,石家庄机场通过反复测试演练,优化接机作业步骤、调整反光锥筒放置顺序、完善廊桥预靠接流程,将航空器入位至开客舱门的平均时间从4分30秒压缩至3分28秒。6月起创新推行的“边推边开”服务模式,更是让保障效率再获突破——依托管制、机务、机组及特车等多环节精准协同,在航空器推出过程中同步启动发动机,将推出到开车滑行的时间从常规5分钟缩短至最短3.5分钟。

“之前转机,落地后总担心时间不够,现在下机速度快了,转机衔接更从容了。”经常需要中转的旅客王女士说。这些“分钟级”的突破,源于对68个保障节点的精准打磨,更彰显了“人民航空为人民”的服务初心。

一系列围绕“航班流”的精准施策与流程再造,让“最便捷”成为石家庄机场的鲜明标签。机场正以实际行动不断刷新旅客对高效、便捷航空出行的期待与标准,让每一次出行都更有温度、更有效率。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