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上海龙华机场变身开展城市更新的上海徐汇西岸地区,一座倾注绿色低碳技术的“零碳楼”拔地而起,即将进入建筑环节中最忙碌、最繁琐的装修工程阶段。这座“绿色建筑”是东航资产在民航建筑领域的创新探索成果。

东航资产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相关技术在新建项目应用,图为上海龙华4号地块项目效果图
连日来,上海持续高温进入炙烤模式,在“零碳楼”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们正在将户外的幕墙玻璃搬运至楼内。没有空调的建筑工地上气温超过40摄氏度,东航资产旗下东航置业公司龙华4号地块项目负责人张耀国和他的团队,每天多次穿梭在正在施工中的几座大楼之中,监工、检验、关心一线工人们的防暑降温情况……

张耀国(中间)和团队在施工现场监工
面对夏季高温带来的施工困难,张耀国作为项目负责人,深知要将传统的施工方法和作息安排做出调整,以保障工人的健康并确保工程质量。他们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和规定,调整了工作时间,避开了高温时段,将重要的户外工作安排在早晨和傍晚较为凉爽的时间进行。“我们的作业时间从早上6点就到上午10点,下午从3点开始,再工作到晚上六七点。”此外,现场还安装了降温喷雾系统,源源不断喷洒而出的凉凉雾气,为工人提供防暑降温的措施。
据团队介绍,零碳建筑是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的未来趋势,主要是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降低建筑用能需求,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建筑蓄能,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碳减排与绿色碳汇的平衡,也就是零碳排放。相对于传统建筑的建造工序而言,零碳建筑在建筑前期的规划设计、新技术与产品应用、全过程质量管控以及绿色数字化运营等阶段,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这座“零碳楼”将致力于建成中国首批、中国东航首个零碳示范建筑,预计在今年年底投入运营。“所谓零碳,并不是真的碳排放量是零,而是我们在建设过程和未来使用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绿色低碳技术能节约的能耗和碳排放能相互抵消掉,从而实现‘零碳’的概念。”张耀国介绍。
在施工过程中,相比传统建筑多采用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的方式,“零碳楼”更多的是采用光伏等清洁能源,或者是预制构件和材料,这些预制材料本身就比现场实际做的碳排放要小,能抵消掉一定的碳排放。而在未来使用过程中,“零碳楼”更是采用了很多节能减碳的“黑科技”。比如能通过太阳能储能蓄能、自产自销的照明系统,又比如楼的外立面将安装上光伏玻璃幕墙,这种玻璃由3层结构组成,热传导系数较低,自然散热慢,不论是冬天保温还是夏天开了空调后的制冷,都具有出色的维持温度的效果,从而达到节能减碳的目的。

张耀国所带领的负责这个民航低碳建筑的团队共由7人组成,他们每人分工明确,涉及土建专业、机电专业、装修专业、配套专业等。虽然分工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每人每天都要根据工作进度,带着安全帽多次前往工地进行检查。整个项目工地上的几座在建大楼,都需要从1楼爬到顶层进行细致建工,发现问题、迅速解决问题,来来回回一趟跑下来,就要2个小时。高温天里,汗水早已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却从未让他们停下“让平地起高楼”的脚步。他们心中秉持的绿色理念,与这个炎炎夏日中的红色气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过探索零碳建筑的全过程管理与技术应用,东航资产未来将积极布局建筑领域以及民航地面设备的可持续能源转型。随着该项目的逐步推进,尽管高温环境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他们有信心克服困难,确保这一地标性的民航绿色建筑项目能够如期高质量完成,为东航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旅添砖加瓦。

(文/宋梦菲 图/范一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