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网讯 通讯员:杨松] 五一劳动节,是每一位劳动者共同的节日。当大多数人享受假期,与家人团聚或外出游玩时,有一群人,他们默默坚守在岗位上,用双手守护着每一架飞机的安全,用汗水诠释着劳动的意义。他们,就是深航的机务工作者。
航线维修工程师
我是航班起降的“第一守门人”。迎着晨曦微露,送别暮色苍茫,每一次绕机检查都是与安全的无声对话,每一次排故都是与时间的精密博弈。手电光划过蒙皮缝隙,指尖抚过轮胎沟槽,在0.1毫米的尺度里丈量责任。烈日灼烤机翼,暴雨拍打机身,而我始终以笔直的姿态迎接每一架归航的“大白菜”。
定检维修工程师
我是飞机健康的“全科医生”。当飞机褪去喧嚣停进机库,便是我开启“全身体检”的战场。在驾驶舱仪表矩阵中解码隐患,在数百页工卡中抽丝剥茧,在毫米级间隙里校准生命线。从发动机核心到舵面缝隙,从燃油管路到飞控系统,我们用侦探般的敏锐,在蛛丝马迹中守护飞行品质,让每一次定检都成为安全飞行的新起点。
结构修理工程师
我是飞机的“骨科圣手”。大至发动机的吊装,细至大翼盖板螺钉的安装都会有我们排故的身影。面对蒙皮的腐蚀、桁梁的裂纹,0.01毫米的矫形精度,是刻进DNA的职业准则。高温铆接的火花灼烫掌心,复合材料修补的粉尘沾满工装,修复如初的翼梢是对我们最大的犒赏。
客舱维护工程师
我是飞机客舱的“细节管家”。应急设备检查、内饰修复、异味溯源……琐碎中藏着责任万千。从座椅扶手的毫米级调节到行李架开合的流畅手感,从阅读灯的光晕角度到盥洗室的隐秘机关,我用工匠精神雕琢每个细节。在旅客看不见的夹层空间里排线布管,在触摸得到的每个表面精益求精。当旅客倚窗微笑时,我知道,这份看不见的守护已化作三万英尺的安心。
发动机维修工程师
我是“飞机心脏”的守护者。在叶片的交响乐中聆听金属细语,用孔探仪为涡轮写下CT诊断。当20吨推力的发动机在试车台苏醒,震颤大地的轰鸣是最动听的凯歌。星夜疾驰的航程里,我们奔赴一台又一台的“心脏复苏”手术现场,每一次精准的调试,都是对极限的挑战,对完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