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空管分局召开2025年下半年跑道安全工作会议

      通讯员蒋海玉报道:10月23日,福建空管分局在行政楼五楼小会议室召开2025年下半年跑道安全工作会议。会议由综合业务部主持,分局副局长张晓杰、分局相关部门领导及业务骨干,厦门航空公司、福州航空公司、福州机场公司等驻场单位代表共同参会。会上,各方围绕跑道安全核心议题,展开深入学习、交流与研讨,为后续双跑道运行安全提前谋划、夯实基础。

明确新跑滑结构,筑牢地面运行风险防线

      会上,福州机场公司首先详细介绍长乐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进展,重点聚焦新建设施参数与运行风险管控:新建第二跑道长3600米、宽45米,配套4条垂直联络道,同步建设双向Ⅰ类精密进近系统及60个机位站坪;同时明确机坪塔台与空管塔台的管制责任分界,解读新跑滑标识、标记牌的调整内容及命名规则。针对可能引发安全隐患的关键环节,机场公司特别指出新跑滑名称易混淆、道口位置易误判等风险点,通过提前预警为后续安全运行筑牢前置防线。

宣贯防范方案,构建跑道侵入全链条防控网

      为精准防范地面安全风险,福州机场公司在会上宣贯《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地面车辆和人员跑道侵入防范方案(2025修订版)》。该方案从五大维度构建全链条防控体系:在组织机构上明确责任分工,在教育培训上细化三类人员(作业人员、管理人员、监护人员)的培训要求,在运行管理上规范操作流程,在应急处置上完善响应机制,在风险管控上强化隐患排查,旨在从根源上杜绝地面车辆、人员误入跑道的安全事件。

界定保护区范围,保障导航设施稳定运行

      技术保障部导航保障室围绕导航设施安全运行展开专题讲解,清晰界定机场导航保护区、仪表着陆系统场地保护区等关键区域的定义、具体范围及场地保护要求。为让各单位直观掌握保护标准,保障室现场展示航向信标、下滑场地保护区示意图,帮助参会人员快速理解保护区边界与管控要点,为导航设备持续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跑滑指令优化,共商安全与效率提升举措

      在问题研讨环节,各单位结合实际运行需求积极建言献策,聚焦跑滑指令优化与流程完善:飞行人员针对二期跑滑结构复杂的特点,建议参照国内其他机场成熟经验设置标准滑行路线,为简化运行流程、减少地面冲突提供参考;管制运行部则围绕 “授权福州机场机坪管制发布开车指令” 这一运行变更,向航司详细说明变更背景、潜在安全风险及对运行效率的提升作用,双方就此展开深入交流,进一步统一认知。

      张晓杰副局长在总结中强调,跑道安全绝非单一单位的 “独角戏”,而是需多方协同的系统性工作,并提出三项关键要求:一是建立信息核对机制:空管与机场需在导航保护区、电磁保护区领域建立常态化信息核对机制,确保保护标准清晰、管控无死角;二是联合制定最优方案:机场、航司、空管三方需联合开展专项研究,通过推演新跑滑各类运行场景,制定最优滑行标准路径,同时优化机场细则提示信息,确保流程清晰易懂,避免地空认知偏差;三是强化协同指挥培训:机场与空管需联合开展模拟机协同指挥培训,打牢双跑道运行理论与实操基础,畅通福州机场地面运行链条。

      面向未来,随着福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落地带来的新跑滑结构启用等重大运行变更,福建空管分局将秉持“既要重视自身安全,更要重视共同安全”的理念,主动向前一步、打破协作壁垒,以更高效的信息共享、更深入的联合研判、更扎实的协同培训,共同打造权责清晰、联动顺畅的跑道安全责任共同体,齐心协力守护福州地区航空运行的持续安全、绝对安全,为民航安全发展大局筑牢坚实根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