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雾御风 守护天路——华北空管局空管中心终端管制室沉着应对复杂天气挑战

(通讯员 侯鹤翔 邸浩宇)11月12日,华北地区的天气对民航运行发起了一场极为严峻的连环考验。清晨,浓密的大雾笼罩机场,能见度急剧下降;午后,迷雾消散,凛冽的狂风接踵而至,一直持续到深夜。一天之内,低能见度与大风这两大秋冬“顽敌”轮番上阵,华北空管局空管中心终端管制室(以下简称“终端管制室”)临危不乱,凭借精准的研判、高效的协同和沉稳的指挥,在瞬息万变的天气中,为每一架航班划出安全、顺畅的天路。

迎战迷雾 以出色调配见真章

凌晨时分,气象部门已对大雾的到来做出预报。终端管制室闻令而动,迅速启动低能见度应对预案。管制大厅内,提前增开席位的管制员目光紧锁雷达屏幕,时刻戒备着特殊情况的出现。一条条清晰、冷静的指令在波道中持续传递。

8时30分,大兴机场跑道视程一度低至175米,严重影响航班降落。期间,终端管制室根据机组意愿,引导并指挥飞机避开各类冲突,在空域内盘旋等待天气好转。同时,果断采取双间隔、控总量的策略,在确保飞行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运行效率。

抗击狂风 以灵活应对显从容

当日午后,呼啸的大风将浓雾吹散,挑战并未结束。其中侧风与风切变对航空器的起降和平稳飞行构成了严重威胁。终端管制室的应对策略也随之进行了动态、精准的切换。

“十点钟方位幺洞公里有低高度汇聚活动,注意保持高度,目视报告。”大风天气极易引发颠簸,飞机在晃动中可能意外改变高度,造成冲突。管制员们主动服务,加强信息通报,将潜在风险及时、全面地告知机组,帮助其建立完整的情景意识。并且,主动利用目视间隔,与机组协同保障飞行安全;在密切关注雷达信息的同时,适时使用双倍高度差,以预防不受控的高度变化。当机组报告颠簸时,尽一切可能引导飞机变更高度或调整航线,避开颠簸严重的区域,全力确保飞行安全。值班领导靠前指挥,对于机组报告的低空风切变等信息,均在第一时间通报气象部门,实现了风险预警的前置。在狂风的呼啸中,终端管制室所展现出的沉着与专业,给予了机组莫大的信心与支持。

制胜法宝 为绝对安全展担当

经过一整天的连续奋战,终端管制室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在此次极端天气考验中,共安全保障航班2534架次,未发生任何因管制原因导致的不安全事件,航班正常率也无明显下降,成功将复杂天气对运行的影响降至最低,守护了天路畅通。

这份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空管中心的会商机制,使得各部门信息共享无缝衔接,主管决策高效统一,席位间密切配合协同指挥,形成了强大的保障合力。依托实时更新的保障方案和管制员的认真研学,配合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实时显示的精确气象信息,终端管制室在应对天气突变时更加游刃有余。

从经验丰富的带班主任到年轻沉稳的管制员,这群默默坚守的天路守护者连续奋战。他们有的顾不上喝水,嗓音已然沙哑,却依然全神贯注。正是这种对“两个绝对安全”的执着坚守,铸就了应对一切挑战最坚实的盾牌。

本次保障,不仅是对特殊天气应对方案、管制指挥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的一次全面实战检验,更生动诠释了空管人“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初心使命。风雪雾霭是华北冬季不变的课题,华北空管局空管中心终端管制室整装待发,将以此次应对为新的起点,持续锤炼本领,为冬春航季运行保障筑牢安全基石。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