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应”在机坪现场监察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中国航油华北公司北京安全运行管理部现场指挥中心 杭勤勇

    现场应急指挥中心作为中国航油华北公司北京安全运行管理部下属重要单位,是体现中国航油华北公司对外形象的窗口,承担着保障安全供油的重任。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豫地抛,丝毫不觉羞愧;这个现象,就是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英语:Broken windows
theory)
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
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并刊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将破窗效应引用在机坪现场监察管理方面,对我们的监察工作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员工在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时,都会存在惰性心理,一般情况只有20%的人会主动遵守各项规定,然而80%的人属于被动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如果一项制度实施后,某一名员工没有执行,此时管理者视而不见,就会形成破窗效应,出现更多的员工不执行,从而制度形同虚设,无法落实。

在机坪监察管理方面,我们的目标是杜绝三违,我们的方法是“三高一公”,即:高举狠反“三违”旗帜,高喊杜绝“三违”口号,高压处理“三违”态势,公平处理“三违”人员。只有做到三高一公,才能切断破窗效应的链条,从而实现杜绝三违的目标。

从实际工作来讲,要注意两方面。一是自身制度的执行,作为监察人员“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清楚自己的职责,要熟知机坪运行规则,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自身违章,防止自身出现破窗效应。二是监察制度的执行,如果我们监察人员混日子,不忍心、不敢管,机坪违章现象就会抬头,就会越来越多,从而出现不安全事件,甚至造成等级事故,影响机坪整体运行。因此,我们在监察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找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才能铲除破窗效应的土壤,实现机坪运行安全的目标。

监察工作任重道远,每名监察人员都要牢记中心的监察原则:挺直腰杆、理直气壮、铁面无私、公平公正、严格标准、深化服务;牢记安全监察基本原则:有章必循,监察必严、违章必究。只有所有监察人员监察到位了,才能做到“监管助理安全”,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