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与香港国际航空学院在广汉机场共同举办首期见习飞行员开班典礼,迎来首批13名在内地接受系统训练的香港飞行学员。此次合作不仅是内地与香港地区在民航教育领域深度融合的重要标志,也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这批学员既是两地民航教育融合的“先行者”,也是香港地区民航人才储备的新生力量,肩负着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与实现个人飞行梦想的双重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民航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在支撑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此次合作正是响应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求的积极举措。
2025年5月26日,中国民航局局长宋志勇在北京会见香港特区政府民航处处长廖志勇、香港国际航空学院校长李天柱一行。双方围绕“优势互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达成深度共识,并共同签署合作协议。由此,中飞院成为内地首家获得香港民航处CAD509飞行培训资质的机构,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地区民航人才培养正式迈入“标准互认、机制互通”的新阶段。香港特区政府民航处处长廖志勇表示:“这是内地与香港地区民航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创新协作机制,破解规则衔接难题。本次合作的关键突破,在于构建起内地与香港民航教育协同发展的制度性框架。学员需同时满足中国民航局与香港民航处的双重认证要求,此“双轨”认证模式既保障了训练品质的高标准,也为香港学员未来考取内地商用飞行员执照开辟了路径。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局长欧阳霆指出,中飞院与香港方面的联合培养民航人才这一举措,将有力推动两地民航人才培养在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上持续深化、日臻完善。
“民航人的家国情怀,早已融入每一寸跑道、每一次起降。”中飞院院长关立欣表示,此次合作将有力推动内地与港澳地区民航事业的深度融合。同时,通过中飞院的文化浸润与精神传承,香港青年将更加深刻地理解“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时代意蕴。
2021年,中飞院与澳门航空签署合作备忘录,探索构建澳门籍飞行学员的定向培养机制。随着2022年首批澳门籍学员入校,至今已成功培养4批16名澳门籍飞行学员。此次香港学员的加入,标志着大湾区民航教育“港澳联动”模式正不断深化。
自2023年9月启动交流以来,中飞院与香港国际航空学院的合作稳步推进、成果丰硕:双方于2023年12月在香港签署合作备忘录,并于2025年5月在北京签署见习飞行员培训合作框架协议,中飞院也成功获得香港特区政府民航处CAD509飞行训练许可,成为内地首家获此资质的飞行训练机构。直至今日首期班顺利开班,这一跨越千里的协作历程,始终紧扣国家战略方向,步步坚实,层层深入,必将为中国民航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