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部署完成,未来国产飞机将装载相关设备

6月23日9时43分,中国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成。

北斗导航离每个人都不遥远,未来,它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民航领域,以提高中国和全球航空安全水平。记者获悉,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有20架国航飞机装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哪些民航飞机已经用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3架国航飞机已装载并投运,未来将广泛用于国产飞机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飞机用上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据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介绍,2019年年底,在中国民航局的组织安排下,中国民航大学与国航联合开展北斗运输航空应用示范项目,首架装有北斗设备的CA1897航班于当年12月25日从北京飞往新疆喀什,实现了基于北斗的运输飞机全程定位和追踪。

按照计划,到今年年底,一共将有20架国航飞机用上北斗系统,其机型有波音737和空客321两个系列,各10架。吴仁彪表示,目前已经有3架飞机完成改装任务,并投入运营。

除了这20架国航应用示范项目的波音、空客飞机,中国的国产飞机也正在或者即将使用北斗系统。

2017年10月14日,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ARJ21-700飞机降落在山东东营机场,这次试飞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一次实现了在国产民用客机上的测试应用,也是国产民用客机第一次使用国产导航系统。

按照计划,中国商飞制造的国产大飞机C919将装载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立项推进国产商用客机北斗导航系统改装和应用。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也将安装北斗导航系统。

此外,在通航领域,全国目前共有300架通航飞机安装和使用了北斗终端,实现了通用航空飞行动态信息实时监视,为通航飞行任务审批、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民航领域有哪些优势?

可与其他导航系统互补,短报文通信功能将成特色优势

目前,民航运输领域已经投入使用的是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其中GPS应用最广泛、最成熟。该系统已经纳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为全球193个国家和38个地区提供民航导航服务,有20多年航空应用历史。

但是,民航对于卫星导航定位精度、完好性和可用性要求比较高,单一星座往往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吴仁彪分析认为,未来中国的北斗系统将成为国际民航界导航领域一个新的核心星座,与其他系统形成互补关系,通过与其他系统的兼容、互操作,提高民航导航与监视系统的精度、完好性和可用性,从而提高航空安全水平。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可控的系统,这对于提高我国航空器的自主可控全球追踪能力非常重要,也可以避免过度依赖GPS系统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吴仁彪说。

此外,同美国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系统相比,北斗系统不仅能够定位、测速和授时,还具有短报文通信功能。如果在海上没有手机信号,或是灾害发生时通信受阻,就可以通过北斗终端发送短报文。

吴仁彪认为,我国北斗系统的特色短报文通信技术未来将进入GPS等系统尚未覆盖的增量市场,比如通航和无人机安全监管等领域,解决低空飞行目标“看不见、联不上、管不住”的技术难题。2018年9月,一架装载有北斗导航系统的通航飞机在新疆和田山区失联后,通过北斗短报文发送定位信息后,立刻得到了飞机的初步位置坐标,最终机组人员全部平安获救。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如何实现国际化应用?

率先做好民航领域应用,赢得国际话语权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走上国际还需跨过哪些门槛?吴仁彪分析认为,中国民航应该率先做好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

他解释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个卫星布局完成意味着北斗系统可以向全球提供服务。北斗三号系统以服务全球为目标,就需要一个全球性行业来落地应用。“民航业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所以,中国民航应该率先用好北斗系统,这样才能为北斗赢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推进北斗民航全面应用,需要首先推进北斗在国际民航组织的标准制定。为此,中国民航局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配合,组织建立了北斗国际民航标准制定团队,先后参加了导航系统专家组40次会议讨论,提交技术材料100余份,目前已经完成了关于北斗系统的175项技术指标验证。

适航取证也是北斗要走向国际的重要的一环,也就是说,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要像民航飞机那样通过国际组织的“考试”,合格后取得“资格证”,方能应用在国际民航领域。但记者了解到,要取得适航证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有专家建议,可以在通用航空领域,以及国内支线航空领域、无人机领域装载更多的北斗导航系统,通过“小飞机”产业的发展带动北斗导航系统在大飞机、民航运输领域的应用,提高北斗导航的可靠性,赢得国际话语权。此外,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成后,星基增强系统的建设步伐应该加快,因为这对于民航应用也非常重要。

2019年1月,民航局曾发布消息称,正式向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提交北斗星基增强系统民航应用验证评估工作文件。北斗星基增强服务系统建设不仅能够增强北斗星座的性能,同时也能提升GPS等其他星座的精度和完好性。系统按计划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及周边地区民航运行所用卫星导航系统的能力,为我国运输及通用航空导航提供有效的保障手段。

链接:中国民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实施的三个阶段

2019年12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中国民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实施路线图》,提出要大力推进北斗系统应用,总体实施路径为“从易到难,从便携到机载,从监视到导航,通用运输统筹推进”。

中国民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实施分为近期(2019年-2021年)、中期(2022年-2025年)和远期(2026年-2035年)三个阶段。

近期目标是到2021年底,基本实现北斗系统通用航空低空空域定位及监视应用,完成北斗系统运输航空器追踪监控及授时应用典型示范,推动民航业高质量发展。

中期目标是到2025年底,全面实现北斗系统通用航空定位、导航与监视应用,基本完成北斗星基增强系统运输航空定位导航应用,全面推动北斗系统运输航空导航及监视应用,实现大型无人机混合空域运行典型场景应用,积极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航应用北斗。

远期目标是到2035年底,构建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与GPS等其他星座兼容、互操作的双频多星座GNSS技术应用体系,逐步实现北斗系统民航行业应用“全覆盖、可替代”,为运输、通用航空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提供精确完好、安全可靠的导航服务,为空中交通提供全空域监视服务,全面升级民航安全水平、空域容量、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为新时代民航强国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进一步推动北斗全球民航应用。(来源:新京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