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风雷护归途——东航四川分公司地服部迎战“7.8”大面积备降保障纪实

2025年7月8日,一场强雷雨持续笼罩重庆及周边空域。万米高空之上,归家的航路骤然受阻。从下午至次日凌晨,38架次航班如倦鸟般陆续备降成都天府、双流两大机场,其中东航航班达12架次,1600余名旅客的归途悬于一线,371名旅客选择弃程,保障压力之大、特情之复杂、时间跨度之长,创下2025年之最。东航四川分公司地服部以专业担当,在电闪雷鸣中筑起一道守护旅客平安归家的“温情长城”,鏖战近十二小时,于9日凌晨四时前圆满完成所有保障任务。

风雷骤起,千钧重压砺精兵

备降多,保障难!12架东航航班短时间内密集涌入,1600余名旅客瞬间聚集,信息洪流奔涌而至。天府机场一夜接收8架东航班机,1139名旅客中更有320人选择弃程,轮椅旅客、无陪儿童、伤病旅客、VIP等特殊需求交织;双流机场在连续处置3个备降航班后,深夜又迎来因重庆天气二次备降且需取消的MU6275航班,117名疲惫旅客亟待安置。两大战场,资源调度、人员调配、信息通联,环环相扣,压力空前。

特情多,处置难!复杂局面远超预案,MU6275航班首次备降天府后遭遇鸟击需紧急检修,二次备降双流后取消;多航班机组面临超时风险;压舱物调配刻不容缓;天府8个航班中,包含多名轮椅旅客、无陪儿童及VIP;双流备降航班更有一名无陪儿童。每一个特情,都是对应急处置精准度的极限考验。

时间长,鏖战难!保障从7月8日下午拉开序幕,直至9日凌晨四时最后一架备降航班起飞才告结束。连续作战超过12小时,地服人员体力、精力濒临极限。备降双流MU6275旅客,情绪在漫长等待中逐渐焦躁。鏖战通宵,真诚安抚与悉心保障,用滚烫温度融化旅客焦躁。

面对“三难”重压,地服部值机、登机、行李、中转等关键岗位关键员工火速驰援;餐食、毛毯、轮椅等应急物资星夜调集;党员干部冲锋一线。一条条指令清晰迅捷,一道道环节无缝衔接,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天路阻击战”构筑起坚实的第一道防线。

星夜护航,丹心热血暖归程

冰冷的雨水浇不灭服务的温度,深夜的疲惫压不垮保障的精度。在两大机场的候机楼里,东航四川分公司地服人化身旅客的“定心丸”与“护航者”。

天府战场,千人洪流中的精准保障。面对8个航班、超千名旅客的瞬时压力,天府地服部将登机口变为“前沿指挥所”。清晰、及时的航班信息广播,是安抚焦躁情绪的良药。针对因雷雨叠加鸟击检修而长时间滞留的MU6275航班旅客,工作人员果断启动餐食保障,热腾腾的饭菜驱散了深夜的寒意与不安。特殊旅客被精准锁定,轮椅旅客得到全程贴心陪护,工作人员俯身询问需求,将热餐亲手送至座位;无陪儿童由专人形影不离地守护,确保安全无忧。那份“一个都不能少”的执着,穿透了雷雨的喧嚣,成为候机楼里最温暖的光。最终,当载着133名旅客(含2位轮椅旅客)的MU5471航班于凌晨03:40冲破雨幕腾空而起,天府战场鏖战近十二小时,宣告胜利。

双流战场,深夜特情下的极限处置。在连续保障三个备降航班、人困马乏之际,双流分部于凌晨01:33迎来“硬骨头”——二次备降且取消的MU6275航班(117人,含1名无陪儿童)。面对机场无法接收的无陪儿童,分部同志挺身而出“包干到户”,立刻与焦急的家长建立专项微信群,实时播报孩子动态,并贴心安排同性工作人员在酒店全程照料,将关怀延伸至每一个细微处。行李提取、大巴引导、情绪安抚、建群沟通……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平稳有序。

雨过天青,平凡伟力铸丰碑

凌晨四点,当最后一盏保障灯熄灭,喧嚣的候机大厅重归宁静。1600余名旅客,或已安然抵达目的地,或已得到妥善安置,情绪始终平稳。持续奋战的地服人员,倚着柜台,靠着墙壁,疲惫的面容上写满坚毅。汗水浸透的制服,嘶哑却依然温和的嗓音,为协调资源而打到发烫的电话,俯身照料旅客的剪影……这一切,共同熔铸成东航地服精神的真实丰碑。

于平凡处听惊雷,于无声处见赤诚。这场迎战“三难”的胜利,是预案科学性与执行力完美结合的典范,是“人民航空为人民”初心的生动实践。在极端天气的极限压力下,东航四川分公司地服部以高度的专业性、非凡的协作力与深沉的人本关怀,展现了新时代民航地服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过硬作风。凌晨四点的天府与双流机场,见证了万千民航地服人用丹心热血守护天路畅通、护航万家灯火的庄严承诺,他们以平凡之躯,铸就风雨归途上最坚实的依靠,照亮每一程平安起落,温暖每一颗期盼归家的心。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