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前夕,东航四川分公司运行指挥中心大厅内,信息技术分部的高扬正熟练处理着个人电话报销、业务账单与合同数据。谁能想到,一年前她还对合同条款、费用控制犯怵——这转变,源于同事蒋道玲的“传帮带”。

作为分部公认的“活字典”,蒋道玲的抽屉里锁着一沓带教笔记本,最新一本扉页写着“带教记录”,条目里详细标注“今日重点:互联网专线合同信号源备份条款,需对照网络安全规范”。面对高扬对“传输协议”“MPLS”的困惑,蒋道玲没讲理论,而是拉她去核心机房:“橙色是主用传输链路,蓝色是备用,合同里的‘99.99%可用性’,全靠它俩‘搭班子’。” 为帮高扬吃透费控,蒋道玲找出历年台账,用彩笔标注“提速降费规定”“维保浮动费率”。
8月的合同谈判成了高扬的“成长转折点”。当运营商提出“4小时故障响应”,她突然想起笔记本里的话:“机场是重要保障区域,响应不得超2小时。”她当场提出异议,翻找出文件与对方交涉,最终修改条款。
如今,高扬已能独立推进天府机场互联网专线及IPTV业务合同,她的优化方案里,既保留“冗余保障条款”,还新增“定期巡检”柔性条款。 “带教不是复制粘贴,是传‘为什么这么做’的道理。”蒋道玲的话,被高扬抄在新笔记本首页。教师节之际,这样的故事正是东航“严谨务实、守正创新”匠心的注脚:师者传业务精髓,带责任担当,帮新人成长,让匠心在业务里代代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