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疆空管局 通讯员:李睿、王俊林、张玉、朱颖、陈静
鼠标在屏幕上划出航线,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新疆空管局终端管制中心的新大厅里,管制员们已经适应了新环境,正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航班起降。

“8时45分,影子运行正式接管!”2025年5月8日,随着新疆空管局空管中心终端管制中心值班领导一声令下,新疆空管局北航站区进近管制大厅启动前影子运行模式。这一刻,标志着新疆空管事业迎来全新发展阶段。
搬迁过渡划分为先期准备与实施两大阶段,其中实施阶段细分为前影子、正式启用、后影子、应急值守四个关键环节。方案明确要求,搬迁前需完成设施设备验收、工作程序修订、人员资质考核三大基本条件。
2025年5月8日,新终端管制大厅与区管大厅首次实现“双现场协同保障”,形成高低扇分场地指挥、双班组并行保障的协同运行格局。搬迁过渡工作从前期筹备转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实现安全管控与运行效率“双提升”。
终端管制中心进近管制一室主任陈麒仰回忆影子运行期间的复杂情况:“当时由于地面风原因执行了多次更换跑道方向及运行模式程序,加之其它用户活动的限制,空域内所有航空器皆受影响。”他补充道,“此时正值进港高峰时段,大量航空器在空中机动,管制员的负荷和监控压力剧增”。
面对多跑道运行新挑战,终端管制中心早在2023年就开始筹备,召开多跑道推进研讨会,从各阶段安全评估、校飞和转场方案、培训方案、搬迁顺序等环节进行分析探讨。中心综合办、安全室、业务室根据各室汇报内容进行详细记录,积极协调解决存在问题。
终端管制中心通过开展一系列专项模拟机训练,让管制员在虚拟环境中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如大流量下的航班调配、特殊天气条件下的飞行指挥等,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终端管制中心通过“传帮带”,加速青年管制员成长。组织青年管制员学习新设备操作流程、熟悉新大厅工作环境,参与模拟机训练,为搬迁后的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青年管制员还积极参与“三员交流”活动,与航空公司飞行员面对面交流,加深彼此了解,提升协同效率。这些交流活动为搬迁后的协同运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切实加强人员资质管理,确保管制员具备应对复杂运行环境的能力。在旺季来临前,组织管制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包括理论知识更新、模拟机训练等,并严格审核管制员资质,确保每一位上岗的管制员都符合相关要求。
搬迁后,新终端园区设施设备全面升级。新塔台和终端管制大厅内的自动化及内话系统、各类管辅平台、集成塔台系统等核心设备构成了智能指挥体系,实现从传统管制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跨越式升级。
集成塔台系统首次在新疆空管领域应用,该系统集成了空管运行各类监视信号的处理和显示功能,让管制员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管制范围内的航空器,极大地提高了指挥航空器滑行和起降的效率。
据统计,2025年各月的日高峰架次全部超过2024年,特别是2025年8月16日的657架次,相比2024年8月高峰大幅增加54架次。在旅游旺季期间,乌鲁木齐机场航班日均起降架次达到596架次,同比上升4.6%。
北航站区新塔台和终端管制大厅的启用,是新疆空管局贯彻落实民航局“十四五”发展规划、推进“四强空管”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这里不仅是新疆空管人奋斗的新起点,更是“十五五”时期民航强国蓝图的新坐标。未来,终端管制中心将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通过模拟机训练、应急演练桌面推演、业务理论知识考核等方式,不断提高管制员专业素养,适应多跑道运行下的复杂环境。持续推进空管新技术应用,做好新旧设备转换,为航空器提供更精准、高效的管制服务,为新疆民航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空管动力。



